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2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0篇 |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23篇 |
综合类 | 38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262.
分析两株优选非酿酒酵母胞外酶处理对酒精发酵过程中辛酸乙酯和乙酸苯乙酯生成的影响,旨在揭示其增香酿造的应用潜力。提取葡萄汁有孢汉逊和发酵毕赤两株酵母胞外酶,以模拟葡萄汁为发酵基质,添加目标香气成分对应糖苷底物,按照β-D-葡萄糖苷酶活5U/L的标准添加酵母胞外酶、AR2000酶和果胶酶制剂,酿酒酵母启动酒精发酵,每隔24h取样进行目标香气物质的GC-M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株酵母胞外酶均表现出较高的风味酶活性,葡萄汁有孢汉逊胞外酶中α-L-阿拉伯糖苷酶、α-L-鼠李糖苷酶和β-D-半乳糖苷酶活性较高,发酵毕赤胞外酶中β-D-葡萄糖苷酶、酯酶和蛋白酶活性较高。发酵过程中辛酸与辛酸乙酯的最大生成区间是发酵的第4~8天,而后趋于下降,而苯乙醇和乙酸苯乙酯的最大生成区间是发酵的第6~14天,之后趋于平稳。相比于商业糖苷酶和果胶酶,葡萄汁有孢汉逊和发酵毕赤胞外酶促进辛酸乙酯和乙酸苯乙酯生成的效果更好,其中促进辛酸乙酯的生成量接近对应糖苷水解最大生成量的3倍;葡萄汁有孢汉逊和发酵毕赤酵母胞外酶促进苯乙醇的生成量远大于糖苷最大生成量,发酵结束时促进乙酸苯乙酯的生成量接近空白对照生成量的2倍。葡萄汁发酵过程中,优选酵母胞外酶处理主要是从促进酵母酯代谢的角度促进辛酸乙酯和乙酸苯乙酯的生成,且促进生成量远高于对应糖苷的水解生成量,因此有利于葡萄酒相关酯类的生成。 相似文献
263.
通过对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糖氨基酸组份、毒性、生物活性等性质的研究.初步表明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精蛋白部分是由17种氨基酸组成。急性毒性试验,给药后对试验动物观察一周不表现任何毒性。抗原性试验,以四种剂量的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糖免疫BaIB/C小鼠制备抗血清,用酶联免疫试验法测定,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糖对小鼠抗原性为阴性反应.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糖对环磷酰胺受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小鼠IgM生成的影响试验表明它有促进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4.
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蛋白激酶SCH9激活环磷酸化调控胁迫应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比较野生型、△sch9和△sch9(SCH9-3HA)三种酵母茵种在葡萄糖、半乳糖、蔗糖和麦芽糖作碳源培养基上的生长表型研究SCH9是否参与酵母不同碳源代谢利用调控.结果显示,△sch9细胞茵落大小较野生型细胞小且有明显的生长缺陷,但这种生长缺陷在重新获得sch-3HA基因后得到恢复.通过比较野生型、△sch9和△sch9(SCH9-3HA)三种酵母茵种在渗透压胁迫和热胁迫条件下的生长表型发现sch9可能参与了酵母胁迫应答.利用抗SCH9570位磷酸化苏氨酸特异性抗体(anti-T570-P),通过变性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方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的△sch9(SCH9-3HA)细胞裂解液中SCH9激活环的磷酸化状态.结果显示,在生理条件下SCH9激活环T570位点发生了明显磷酸化.进一步研究了渗透压胁迫条件下SCH9激活环T570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渗透压胁迫条件下SCH9激活环T570位点磷酸化水平较生理条件下显著增强.结果显示SCH9可能通过增强激活环磷酸化水平来参与调控酵母不同碳源代谢和胁迫应答. 相似文献
265.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鼠M ST 1(M amm alian STE 20-1 ike 1)为诱饵蛋白,在鼠胚胎库中筛选到22个Salvador的片段。通过E.coli表达系统纯化了6个组氨酸(6H is)融合的M ST 1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融合的Salvador,并做体外蛋白质结合实验,进一步证实了两蛋白质相互结合。通过体外激酶活性分析,发现M ST 1并不直接磷酸化Salvador,但是Salvador能够较强地抑制M ST 1对M BP(磷酸丁酯)的磷酸化,提示有可能Salvador通过影响M ST 1的激酶活性来参与了M ST 1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266.
267.
盛玮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40-43
分解H2O2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和只分解有机过氧化物的不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non-Se-GSH-Px)活性都存在于酵母中.酵母在无氧的条件下培养,Se-GSH-Px活性减弱,non-Se-GSH-Px活性增强;在含有H2O2或CuSO4的培养基中生长,两种形式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增加;在含硒的培养基中生长,只有Se-GSH-Px活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GSH-Px在酵母抗氧化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8.
面包酵母催化乙酰乙酸乙酯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面包酵母催化的乙酰乙酸乙酯立体选择性还原反应,制备了光学活性的手性化合物-(S)-3-羟基丁酸乙酯,分别考察了能源供体、蔗糖浓度、反应温度、底物加量和压榨酵母用量等因素对产物得率和对映体过量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生物还原反应的最适条件为:能源供体200g/L蔗糖,反应温度35℃,压榨酵母170g/L,底物加量0.2mol/L。 相似文献
269.
利用由藤黄节杆菌(Arthrobacter latevs)分泌的,以β—1.3葡聚糖酶为主的酵母细胞壁溶解酶(Zymolyase),对含有嗜杀质粒的核融合缺陷突变株5045(α,his4,karl—1[KIL—K_1]rho~+)进行破壁,得到该菌株破壁,再生的最佳条件。为嗜杀酵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70.
依据白酒厂对酵母菌生产性能的特殊要求,并针对酵母菌的生理特性,采用差异酸度的培养基作选择条件,分别从采集于白酒厂的黄浆水、酒糟、酒曲、窖泥等含菌材料中,经分离、鉴定、筛选等相关技术方法,选择耐酸酵母菌。结果表明:通过酸性梯度差异培养法,分离到的兼性耐酸性酵母菌能在pH≤4的环境下继续表现出较强发酵代谢能力,适宜作白酒发酵生产用菌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