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37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利用大孔树脂D001分离纯化还原型谷胱甘肽,其最佳试验条件为:pH值4.5、浓度为0.02 mol/L的磷酸缓冲液平衡,pH值7.5、浓度为0.02 mol/L的磷酸缓冲液洗脱,洗脱流速为2.0 mL/min.此法所得到的粗品颜色为白色,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GSH质量分数为28.47%,平均收率为71.6%.  相似文献   
132.
目的:了解大学生足部真菌的带菌状况,对培养出来的真菌进行病原学研究及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62名自愿受检大学生用棉签对其足部进行涂擦,然后将标本直接镜检,同进进行真菌培养,对培养出来的真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262份标本中,共分离出397株真菌,阳性率为74.04%,其中男生为71.8%,女生为77.4%,男、女生真菌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分到的菌株中,皮肤癣菌113株,占28.4%(113/397);酵母属114株,占28.7%(114/397);其他未能分类多细胞真菌23株,占5.8%(23/397)。多细胞真菌在男、女生中的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酵母菌在男、女生中的携带率分别为35.2%、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 904,P<0.01)。大学生群体中,足部真菌病的发病率为11.1%。结论:大学生足部真菌的携带率较高,男、女生差异不明显,但总体发病率相对较低。多细胞真菌、酵母菌的携带率在人群中的整体分布无明显差异,但酵母菌在女生中的携带率明显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33.
以酵母菌为原料,通过预处理-炭化-活化工艺制备了单细胞微米炭球,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氮气吸附脱附(BET)等手段对单细胞微米炭球的结构演变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单细胞微米炭球为黑色粉末,系无定形炭结构;单细胞微米炭球保持了酵母细胞椭圆形的形貌,分散均匀且形貌一致,平均尺寸约为1.81 μm×1.03 μm,比表面积达到1.61×104 cm2/g,孔径集中在0.9、29和36 nm附近,具有丰富的孔结构。通过进一步考察单细胞微米炭球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行为,证实所获得的单细胞微米炭球对四环素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吸附容量可达23.73 mg/g,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34.
酵母双杂交系统自创建以来,已成为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揭示了大量未知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该系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又发展了三杂交系统、单杂交系统、逆向双杂交系统、SOS富集系统等。酵母双杂交及其衍生系统已经成功地运用于蛋白质之间,蛋白质与DNA、RNA、配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5.
以钛酸四丁酯(TBT)、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酵母菌为空腔模板剂,柠檬酸为水解抑制剂和介孔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原位合成介孔GO/TiO2空心块体材料(GO/TiO2),通过紫外灯辐照还原得到rGO/TiO2.利用XRD、SEM、BET、PL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酵母菌的引入对rGO/TiO2降解盐酸四环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为介孔空心块体结构,其比表面积为50.66 m2/g,以4.3 nm的介孔为主;酵母菌的加入可抑制催化剂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并拓宽其光谱响应范围,提高光催化性能;当酵母菌质量分数为5%时,rGO/TiO2的催化性能达到最佳水平,在可见光及紫外光条件下,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4.97%、96.96%.  相似文献   
136.
对酵母发酵法提高黑木耳多糖溶出率进行了研究。利用Design Expert 8.0.6.1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拟方程,对酵母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pH这4个影响黑木耳多糖溶出率的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酵母发酵法提高黑木耳多糖溶出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75 g/L、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6 h、pH 6.5。在此条件下,黑木耳多糖溶出率为17.65%,与预测值(17.74%)接近,验证了该回归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7.
研究了活性酵母固态培养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所得培养物含水10%,活性酵母细胞数为90~100亿/克,死亡率8%~10%,出芽率为6%~7%。  相似文献   
138.
Coenzyme Q is a lipid molecule required for respiration and antioxidant protection. Q biosynthesis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requires nine proteins (Coq1p–Coq9p). We demonstrate in this study that Q levels are modulated during growth by its conversion from demethoxy-Q (DMQ), a late intermediate. Similar conversion was produced when cells were subjected to oxidative stress conditions. Changes in Q6/DMQ6 ratio were accompanied by changes in COQ7 gene mRNA levels encoding the protein responsible for the DMQ hydroxylation, the penultimate step in Q biosynthesis pathway. Yeast coq null mutant failed to accumulate any Q late biosynthetic intermediate. However, in coq7 mutants the addition of exogenous Q produces the DMQ synthesis. Similar effect was produced by over-expressing ABC1/COQ8.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a biosynthetic complex that allows the DMQ6 accumulation and suggest that Coq7p is a control point for the Q biosynthesis regulation in yeast.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Received 04 September 2008;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2 October 2008; accepted 23 October 2008  相似文献   
139.
一株耐盐性酵母的原生质体化及再生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株耐盐性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的原生质体化及再生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用0.5 mg/mL(10 unit/mL)细胞壁溶解酶zymolyase20T在1.0~1.5 mol/L山梨糖醇渗透压调节剂的浓度范围内,原生质体化率可达99%以上,再生率在2%~11%之间,而且用磷酸钾缓冲液比用Tris-HCl缓冲液再生率高.在山梨糖醇浓度1.5 mol/L,zymolyase20T浓度0.5 mg/mL,磷酸钾缓冲液0.1 mol/L(pH6.0)时,30℃、60 min,再生率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40.
本文采用超声粉碎硒酵母,将其超速离心所得上清液通过Sephadex—G25分子筛色谱柱,分离得到三个含硒馏分(P_1;P_2;P_3)。用T_3菌生物发光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研究了它们对As(Ⅲ)毒性的拮抗作用和对脂质过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其生物活性大小为P_3>P_1>P_2>Na_2SeO_3,并对三个含硒馏分的结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