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13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2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掺锰的层状锂钒氧化物L i1.2V3-xM nxF0.02O7.98.通过FT IR和XRD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样品的充放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除L i1.2V2.50M n0.50F0.02O7.98样品外,所合成的其余4个样品均为层状锂锰钒氧化物.掺锰量最少的样品L i1.2V2.98M n0.02F0.02O7.98,在4.0~2.0 V区间放电时,其初始放电容量可达233.4 mA h/g,但循环性能不佳.随着掺锰量的增加,样品的循环性能有了显著改善,初始放电容量降低.掺锰量较大的样品L i1.2V2.80M n0.20F0.02O7.98的初始放电容量较低(164.8 mA h/g),但其循环性能在所有样品中是最好的,说明掺杂适量的锰可以使层状锂钒氧化物的结构更稳定,从而提高样品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12.
以溴-甲醇浸溶,重铬酸钾法测定金属铁的准确度很高。但由于此法中要用到Br_2,CH_3OH,HgCl_2,K_2Cr_2O_7等对人体有害的试剂,本文采用I_2-C_2H_5OH浸溶,EDTA法测定,避免了使用以上有害物质。本方法简单,重现性好,终点易于观察,适用于钒钛高炉渣,高钛渣和普通炉渣中金属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3.
槲皮素-锗配合物的合成及清除氧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及元素分析方法对合成的槲皮素-锗(Ⅳ)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试验了配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的能力.结果表明,槲皮素-锗(Ⅳ)配合物分子式为[(C15H9O7)Ge·2H2O]·2H2O,配合物比槲皮素本身具有更强的清除·OH,O·2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4.
利用本课题组提出的钛白废酸无焙烧加压浸出钒渣提钒的新技术,以P204为萃取剂从废酸浸出钒渣的浸出液中进行了提钒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亚硫酸钠为浸出液预处理还原剂,将浸出液中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从而防止三价铁的共萃;常温条件下,当浸出液初始p H=2.5、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1∶3,震荡时间为4 min时,采用有机相组成为20%P204及10%TBP协同萃取体系,钒的萃取率可达98.61%以上,钒铁的分离系数可达135.3. 相似文献
115.
利用纯镍标识钢的原始表面,研究了钢经TD处理所产生的碳化钒覆层形成过程。确认碳化钒覆层的形成之初是钒首先渗入钢中,与钢中的碳结合成碳化钒,该层形成后阻碍钒继续向钢中渗入。而后的碳化钒增厚转向钢表面外侧方向进行,增厚的过程是钢中的碳通过碳化钒层扩散到表面与沉积在钢表面的钒结合成碳化钒。 相似文献
116.
采用直流对向靶磁控溅射的方法在SiO2/Si衬底上制备了具有(001)择优取向的V2O5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四探针测试方法对退火前后薄膜的表面形貌、物相组分和电阻温度系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200℃衬底温度下溅射得到的薄膜为多晶V2O5,膜表面颗粒呈细长针状,经700℃、1h退火后,薄膜中VO2相成分增多,颗粒变为长方形柱状;退火后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达到-3.2%/K,与薄膜的微结构和物相组分有很大关系:3h退火后.得到高纯度的V2O5薄膜. 相似文献
117.
The vanadium oxide thin films are deposited for microbolometers by radio frequency reactive sputtering method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effects of the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on the deposition rate,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compositions of the films are discussed. The as-deposited VOx thin films with x value of nearly 2 are deposited by adjusting the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After oxidation annealing of these films in air, the VO2 films with high temperature coefficients of resistivity (about -4%/℃) and low resistivity can be obtained. The square resistances of the films are in the range of 100 kΩ/squ?300 kΩ/squ. All films are deposited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annealed at 400℃, in which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VOx deposition process and MEMS (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is great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118.
中国对钒钛磁铁矿中钒的利用仍然存在着诸多难题,特别是对于低品位的矿石,传统的高炉-转炉工艺更加难以实现对钒的高效提取利用。针对其钒钛磁铁矿的利用问题,开展了新工艺的探索,通过竖炉煤基还原-电炉熔分工艺进行铁钒分离,从而实现钒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1 050℃条件下竖炉煤基还原11.5h,海绵铁的金属化率为93%,钒的还原率能够控制在3.5%以下;还原过程中加入3%的硼砂添加剂可以明显改善海绵铁的金属化率,使其提高到98.16%;样品中心部位铁的还原程度要优于边缘部位。 相似文献
119.
SVM与BP神经网络在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 BP 神经网络(ANN) 和支持向量机方法(SVM) 两种机器学习方法对清洁生产的评价能力, 以理论原理为基础,比较了两种机器学习算法在应用原理方面的差异.并以石煤提钒生产工艺中水浸工艺为对象, 对 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在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上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支持向量机方法分类精度为 100%; BP神经网络为 90%但易陷入局部最优,因此支持向量机方法在解决小样本评价问题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0.
以年产量2×104 t钒钛磁铁矿焙烧竖炉为研究对象,建立竖炉内三维稳态传热数理模型.通过UDF(user defined functions)将反应热以内热源形式编译到固相能量方程中,定义球团矿下移速度,以竖炉内的焙烧时间和温度为判断指标,研究操作参数对竖炉内传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风流量、冷却风流量以及球团下移速度为3个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球团下移速度对传热过程的影响更明显.在球团直径为38mm,焙烧时间为4~6h,焙烧温度为1100~1200K的条件下,竖炉适宜的操作参数为:冷却风流量1210~1430m3/h;焙烧风流量3070~3670m3/h;球团下移速度0.258~0.290m/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