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1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301篇
系统科学   300篇
丛书文集   145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72篇
综合类   5460篇
自然研究   2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针对敞开式质谱重叠峰影响待测物特征峰识别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重叠峰解析方法.根据手肘法和质谱图中各参数意义有效选取模型初始参数,然后研究了该方法在重叠峰不同幅值比、分离度和噪声下的解析效果,并对敞开式质谱实测冰毒碎片离子的重叠峰进行解析.结果 表明,模拟数据的各个参数在解析后变化较小,均值和标准偏差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4%和2%;实测数据在解析后可有效识别目标谱峰并使信噪比最高可提升10.2%,该方法解析效果好并且具有抗噪声干扰能力,可用于敞开式质谱重叠峰的解析.  相似文献   
952.
【目的】对海淤软土地基进行轻质化处理,制备具有轻质、高强特点的海淤建筑废料混合轻质土,可以减轻疏浚海淤地基的沉降。【方法】以疏浚海淤泥为原料土、水泥为固化剂、轻质建筑废料为轻质材料,采用优选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组成材料对混合轻质土密度和强度的影响。同时以轻质高强、经济合理为原则,提出该混合轻质土的强度配比公式,并测试其耐久性指标水稳定性。【结果】水泥用量对混合轻质土密度影响较小,而轻质建筑废料用量对混合轻质土密度影响较大,随着轻质建筑废料用量的增加,混合轻质土密度降低; 水泥用量和轻质建筑废料用量对混合轻质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均较大,当轻质建筑废料用量不变时,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合轻质土强度增加; 而当水泥用量不变时,随着轻质建筑废料用量的增加,混合轻质土的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存在一个峰值。【结论】不同的原料土、固化剂和轻质材料配比都会对轻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产生影响,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在参考该研究提出的配比公式时,如混合轻质土的组分发生变化,还需要对其实用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53.
基于冗余技术原理,采用制件点胶前后质量差和超小导程/直径比阿基米德丝杠技术组合,辅以自润滑双导轨设计,保证点胶量控制胶滴为(0.200±0.001)g;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点胶机性能的高精度和功能的适度柔性,并通过模块化试制模拟样机,优化点胶机的空间结构及整机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保证了点胶量的实时精密控制且同时满足生产节拍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4.
955.
在传统混凝土刚构桥基础上把主跨跨中的一部分改为钢梁而形成的混合梁刚构桥有效实现了梁桥在跨度上的突破及结构性能的改善,成为非常有应用前景的一种桥梁结构形式,并在实际工程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为探究三跨钢-混凝土混合梁刚构桥结构体系的合理布置和受力性能的简化计算方法,推导了混合梁刚构桥在施工阶段及成桥阶段的简化力学模型,并通过有限元方法和实桥测试验证了简化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基于简化力学模型,以控制截面内力为目标函数,计算分析了边跨与中跨长度之比λ、钢梁长度与主跨长度之比μ(或结合段位置参数)对混合梁刚构桥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结构的合理受力性能,得到了λμ的合理取值范围,综合考虑桥梁施工和运营中的风险,建议λ取0.4、μ取0.4~0.5,可作为混合梁刚构桥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56.
为研究不同交汇角度θ和流量比q对明渠交汇口壅水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体积函数法(VOF)追踪自由表面,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封闭控制方程,建立明渠交汇水流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对3种流量比和7种交汇角的21种组合工况进行模拟研究,对交汇口附近的三维壅水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支流汇入的顶托作用,上游区域内水位壅高,交汇区域内出现水面跌落现象;同一流量比工况下,随着交汇角的增大,上游水位逐渐增大,下游水面跌落现象越来越剧烈;对所有工况的上下游最小水深比h*d和最大水深比h*m进行计算,发现在本文研究的流量比及交汇角变化范围内,上下游最小和最大水深比均随着交汇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流量比的增加而减小。最后,对上下游水深比的变化范围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同一流量比工况下,交汇角增大,交汇口附近水面变幅增大;同一交汇角度工况下,流量比增大,交汇口附近水面变幅减小。  相似文献   
957.
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考察河南省上市企业杠杆率与债务风险的关联特征,分析杠杆率、债务风险与Z-Score模型中财务指标的相关方向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加权总杠杆率每增加1个单位,河南省上市企业存在债务风险的概率上升0.5个百分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杠杆率和债务风险成因并不完全相同,去杠杆防风险应分而治之:央企侧重补充资本、地方国企在于提高资产获利能力、民企着重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958.
针对病态总体最小二乘谱修正迭代算法的不足,基于复共线性综合诊断,合理判断参数估计是否受到复共线性危害及危害程度,然后制定精准的正则化策略,提出了基于信噪比检验的病态总体最小二乘谱修正迭代算法,根据信噪比检验结果确定谱修正矩阵,根据改造的L曲线法确定谱修正参数.最后通过模拟算例验证了该算法求解病态总体最小二乘问题的数值稳定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9.
许多工程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往往承受着复杂的多轴疲劳载荷,仅靠单轴载荷来简化复杂载荷状态的失效预测方法将不再适用。因此,准确预测复杂载荷下工程结构的多轴疲劳失效行为对提高结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是疲劳失效行为最直观的反应,针对2A12-T4铝合金实心圆棒试件,在相同的等效von Mises应力幅值下,开展了不同应力幅比下的多轴疲劳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对试件表面裂纹萌生及扩展行为进行了观测,研究了不同应力幅比下试件表面裂纹形态及扩展路径,探讨了不同应力幅比下2A12-T4铝合金多轴疲劳失效行为。结果表明,对于2A12-T4铝合金,试件表面均存在多条裂纹,导致疲劳破坏的主裂纹只有1条;裂纹萌生方向接近于最大切应力幅值平面,裂纹扩展第Ⅰ阶段的长度与方向同时受到应力幅比的影响;主裂纹扩展路径主要沿着最大切应力幅值平面,最大切应力幅值是引起2A12-T4铝合金多轴疲劳失效的主要控制参量。  相似文献   
960.
对DINA和DINO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一个比DINA和DINO模型更“一般”的模型,称为CDINA模型.除了猜测和失误参数之外,在CDINA模型中每个项目还包含1个补偿参数.构建的模型不仅保留了DINA模型简单和易于解释的特点,而且模拟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i)CDINA模型可同时处理项目属性之间是连接、部分补偿或完全补偿的情况(可将DINA和DINO看成是CDINA的特例),且CDINA模型具有较高的参数估计精度和被试分类准确率;(ii)通过比较CDINA、DINA、DINO模型的分类判准率和相对拟合指标,发现CDINA不会比DINA和DINO的分类准确率更低,且在存在部分补偿的情况下CDINA模型更优于DINA和DINO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