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10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与其它稀土离子的自身荧光相比,稀土Ce3+水合离子的荧光要强得多,并且在很宽的浓度范围内与其浓度成很好的正比关系,因此可以用来确定Ce3+离子的浓度.tRNA非常强烈地猝灭Ce3+水合离子的荧光.采用荧光滴定的方法研究了Ce3+-tRNA体系,并用Scatchard方法测量了Ce3+离子和tRNA的结合数和结合常数,结果发现:tRNA中有2组Ce3+结合位置,其结合常数分别为约108mol/L和105mol/L.向体系中加入精胺可使结合数和结合常数稍微降低.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电导率仪、粘度计和折射仪测定了不同类型微乳液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固定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混合单体量的情况下,随着水相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电导率、粘度和折射率发生明显变化,体系由反相微乳液经双连续型微乳液逐渐转变为正相微乳液.对微乳液的粒度分析表明,油相含量较低时,正相微乳液体系中的液滴可视作溶胀胶束;在反相微乳液中,随着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含量的增加,水相液滴粒径明显增大;在MMA/AA/H2O无皂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微乳液的粒子比有皂体系的大.最后,微乳液聚合表明过硫酸钾能够稳定引发正相微乳液聚合,同时Mn3+也可用于引发正相微乳液聚合.  相似文献   
13.
以对甲氧基苯甲酸为原料经多步合成,得到了含噻二唑环的新型阴离子型聚合引发剂,用IR,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阻垢剂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为溶剂,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为引发剂,合成了阻垢剂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研究了单体配比、水的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等条件对聚合反应及其阻垢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产品对CaCO3的阻垢效果好,可用作工业循环冷却水的阻垢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基氨基)苯胺](ACPDA)/过氧化二苯甲酰(BPO)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引发苯乙烯(St)的聚合及其动力学行为.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单体浓度、ACPDA浓度和BPO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聚合反应的活化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聚合反应速率随单体浓度、ACPDA浓度、BPO浓度的增加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聚合物分子量随单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ACPDA浓度、BPO浓度的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该体系具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特点,其聚合速率方程为Rp=K[St]1.52[ACPDA]0.56[BPO]0.49,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35.50 kJ/mol.  相似文献   
16.
在非均相体系中,以含噻二唑环的新型阴离子型聚合引发剂,引发氧化乙烯开环聚合,再分别用甲醇和甲基丙烯酰氯封端,得相应的PEO聚合产物.用IR,NMR,UV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VPO和GPC测定了聚合大单体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17.
醋酸乙烯酯与丙烯酸甲酯的种子乳液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对丙烯酸甲酯(MA)的乳液聚合进行了研究,得出在MA/H2O重量比为0.5时,60℃下合成粒径分布均匀的聚丙烯酸甲酯(PMA)种子乳液的最佳配方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APS)和(NaHCO3)的浓度分别为11.6、1.72和4.69mmol/L.然后以PMA乳液为种子,以油溶性偶氮二异丁腈(AIBA)为引发剂,分别进行不溶胀与溶胀条件下醋酸乙烯酯(VA)的种子乳液聚合,并以磷钨酸为染色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胶粒形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氨基)苯胺](ACPMA)/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苯乙烯(St)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聚合及其动力学行为.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单体浓度、ACPMA浓度和BPO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聚合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聚合反应速率随单体浓度增大、ACPMA浓度增大、BPO浓度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聚合物分子量随单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ACPMA浓度的增大、BPO浓度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该体系具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特征,其引发St的聚合速率方程为Rp=K[BPO]0.48[ACPMA]0.54[St]1.53,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39.6 kJ/mol.  相似文献   
19.
在环己烷溶液中,由萘锂和丁二烯反应制备了聚丁二烯基双锂引发剂。利用阴离子活性聚合特点和溶度参数相近相溶原则,采取有条件分批加料的方法,解决了萘锂在环己烷溶液中不溶、引发效率低的难题。结果表明,在丁二烯的环己烷溶液由1次加入改为2次加入、溶液摩尔浓度c丁二烯≥0.75c萘锂、丁二烯聚合度达到2之前体系中环己烷溶液加入量V丁油≤1.33V萘锂的条件下,可实现聚丁二烯基双锂引发剂制备反应在均相体系中进行;引发聚合实验证明,所制备引发剂活性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元素溴与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剂α-溴代异丁腈(B IBN),B IBN的DMF溶液(B IBN-DMF)可直接作为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考察了B IBN-DMF分别与不同的催化体系CuB r/PMDETA,FeC l2.4H2O/MA5-DETA及FeC l2.4H2O/PPh3等相匹配时聚合的情况.动力学研究表明:以ln([M]0/[M])对反应时间作图,图线呈直线,证明聚合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窄(Mw/Mn=1.1-1.3).实验结果证实反应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不经分离可直接使用B IBN的DMF溶液,B IBN-DMF作为引发剂引发ATRP是一种高效而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