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39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用铋膜电极代替汞膜电极,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人发中锌含量,可避免汞对环境污染和对人的危害.实验考察了支持电解质中铋离子浓度、溶液pH值及部分干扰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依据实验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证明,采用铋膜电极伏安曲线峰形好、灵敏度高、峰电流值大,线性方程为I=6.682 7c 0.011 8,相关系数R为0.998 6,检测限可达1.0×10.mol/L,线性范围0.5×10-6~2.5×10-4mol/L,相对标准误差RSD为3.14%,回收率为92.8%~102.3%,可以用铋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人发中痕量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92.
探寻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和易孚(EGF为主要的药品)对SD大鼠烫伤创面愈合方面效果的差异,同时探寻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和米诺地尔在毛发再生方面效果的差异.通过建立大鼠的自身对照模型,左侧形成深Ⅱ°烫伤创面,右侧涂抹脱毛膏脱毛.通过连续4~6周,每日1次对烫伤创面和脱毛区域采用涂抹的方式对伤口给药.在此过程中对大鼠的一般状态、体重、烫伤愈合效果以及新生毛长及毛重进行观察.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为:rh-KGF2在伤口愈合方面和毛发再生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
建立了同时分析毛发中AM-2201和JWH-073两种合成大麻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分别考察了球形研磨酸性甲醇超声提取、碱消解和酸消解3种毛发的前处理方法,通过回收率和基质效应,总结了3种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球形研磨甲醇超声提取,将毛发研磨成粉末后,使用酸化后的甲醇超声提取4 h,离心,过膜,进样;碱消解,70℃下1 mol/L的Na OH溶液水浴30 min,乙酸乙酯提取,添加少量Na Cl使溶液饱和,振荡,离心,取有机层氮气吹干,甲醇复溶,过膜,进样;酸消解,40℃下0. 1%HCl溶液水浴过夜,乙酸乙酯提取,添加少量Na Cl使溶液饱和,振荡,离心,取有机层氮气吹干,甲醇复溶,过膜,进样。选用ZORBAX Ecilpse Pluse C18色谱柱,以A相0. 1%甲酸-水(5 mmol/L乙酸铵)和B相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毛发中的AM-2201和JWH-073。AM-2201和JWH-073在0. 5~500 pg/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9 7); 3个添加水平(5 pg/mg、50 pg/mg、500 pg/mg)下,球形研磨酸性甲醇超声提取的回收率在89. 4%~92. 8%,碱消解的回收率在80. 9%~94. 8%,酸消解的回收率在62. 3%~78. 0%;检出限(信噪比为3)分别为0. 05 pg/mg (AM-2201)和0. 01 pg/mg (JWH-073),定量限(信噪比为10)分别为0. 1 pg/mg (AM-2201)和0. 06 pg/mg(JWH-073)。  相似文献   
94.
扫描电镜观察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sp.)和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雌成虫的感觉系统,结果如下:2种蚜小蜂的触角上具毛形感器、锥形感器、板形感器、刺形感器、坛形感器、B(o)hm氏鬃毛;复眼上具锥形感器;口器上颚每侧具3根毛状感器,下颚须与下唇须顶端各着生1根刺形感器;足具毛形感器与刺形感器,这些感觉器遍布足的各个亚节,前足具触角清洁器,后足具翅膀清洁器;产卵器上具毛形感器,感觉孔,以及倒钩状突起.  相似文献   
95.
96.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头发中的金属元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取微波消解技术使样品头发溶解后,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其中9 种微量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技术处理头发具有节时、省力、污染小、节约试剂、消解完全等优点。将此法用于测定人发成分标准物质 G B W 90101, G B W 07601 中9 种元素,都能取得满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97.
Lead isotopic ratios of biosamples such as blood, hair and teeth are used as "fingerprints" to trace and identify sources of lead pollution in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technique has not been confirmed. In previous studies, we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s in lead isotopic ratios between blood, hair, and organs from the same human bod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sotopic ratios in environmental lead and biosample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exposure dose, rats were exposed to 0, 30, 60, and 120 mg/kg body weight of lead acetate every day for 4 weeks by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Lead iso- topic ratios of blood, hair, liver, kidney and femur in rats, as well as that of the test substance lead acetate, were measure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in lead isotopic fingerprints between blood, hair, and tissues. Lead fingerprints of blood were influenced by lead exposure dose, while those of other tissues and organs were generally not. Its reli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indicated that blood, but not hair, was thus a suitable biomarker for environmental lead exposur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the scientific rationale for the use of lead isotopic ratio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human lead pollution sources.  相似文献   
98.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染发剂中的微量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染发剂中微量铅,并对染发剂消解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测定时加入增敏剂,回收率在95%-105%之间。利用此方法快捷方便,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
动物的羽毛、人类的头发及指甲即是由一种叫角质蛋白(Keratin)的蛋白质所构成。同时蛋白质为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膜所必须,水解天然蛋白质生产氨基酸流程,应用酸水解天然蛋白质技术,将无机酸水解毛发中的角质蛋白质,提取其中胱胺酸,同时解决了家禽养殖业产生的羽毛废弃物问题。  相似文献   
100.
报道了蚱科(Tetrigidae)7种昆虫的触角感受器的形态与分布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蚱科昆虫的触角感受器数量与类型较少,仅有芽孢形感受器I、芽孢形感受器II、腔形感受器和板形感受器4种类型,其中以板形感受器数量最多.通过对7种昆虫的雌性个体触角感受器在触角各节上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发现蚱科昆虫的触角感受器主要分布于触角的端部及中段节次上,其中以板形感受器的分布最为明显,主要集中分布于第10—15节触角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