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4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生物超微弱发光探测技术对不同浓度的双氧水(H2O2)胁迫下植物叶片的延迟发光、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等参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浓度都使延迟发光衰减加快,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叶片的延迟发光衰减参数1/P的变化先比较缓慢,保持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然后明显下降;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化整体上是下降的,脂氧合酶(LOX)活性先减小后增加.  相似文献   
72.
高压氢气泄漏并发生点火是氢火灾事故的核心场景,也是氢安全研究的基本内容。该文对高压氢气泄漏后立即点火、延迟点火以及有防护墙存在时的延时点火3种场景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了点火时间、防护墙对温度和超压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泄漏后在喷口处立即点燃会形成射流火焰,该过程不会产生明显的超压;泄漏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点火,将由点火中心产生压力波并向外传播,并随着与点火中心距离的增大,最大超压降低,燃烧稳定后形成的射流火焰与立即点火时基本一致;防护墙有效削弱了压力波及火焰向墙后方的传播,墙后方的超压及温度明显降低。因此,合理设置防护墙可以缩小危险范围,缩短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冲积河流河床形态对水沙条件的响应调整规律,基于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原理,对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过程进行研究。运用Morlet小波方法分析了沙市河段1956—2011年水沙序列的多时间尺度规律,采用滑动平均法拟合了流量、含沙量与断面面积的单一幂指数函数关系。结果表明,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对水沙条件的响应存在滞后性,其河床形态的调整受到包括当前时段在内的前期水沙条件的共同影响。建立了水沙序列分时段的断面面积计算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河床横断面面积的变化情况与实际情况较接近,断面面积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0.85,模拟精度较好,分时段计算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上荆江沙市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规律。  相似文献   
74.
将心肌瘢痕从心脏磁共振延迟强化图像中分离出来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准确预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心脏左心室内外膜边缘周围常见的噪声容易导致心肌瘢痕错分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灰度修正的心肌瘢痕阈值分割方法.方法依次采用像素标记、影响力计算和灰度更新三个步骤对心肌区域进行灰度修正,然后结合OSTU算法对心肌瘢痕进行阈值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较以往的心肌瘢痕分割算法更接近有经验医生的人工分割结果,有效避免了左心室内外膜边缘噪声可能导致的心肌瘢痕的错分.  相似文献   
75.
针对近距空战下的自主机动反追击问题,建立了无人机反追击马尔科夫(Markov)决策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反追击自主机动决策方法.新方法基于经验回放区重构,改进了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算法,通过拟合策略函数与状态动作值函数,生成最优策略网络.仿真实验表明,在随机初始位置/姿态...  相似文献   
76.
脉冲投放益虫化学控制害虫的害虫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与害虫管理相关的一类捕食者(益虫)具有脉冲扰动,食饵(害虫)具有化学控制的阶段结构时滞捕食-食饵模型,根据生物资源管理的实际,改进了原有捕食者-食饵模型,得到了害虫灭绝周期解全局吸引和系统持久的充分条件。得出的结论为现实的害虫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策略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组织超微结构的特征与动态变化,以及这种改变在延迟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 neurological deficit,DND)中所起到的作用及病理机制。方法对日本长耳白兔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做SAH模型。动物随机分为SAH组20只、盐水对照组15只、穿刺对照组和正常组各5只,于造模后1 h,3 d,5 d,7 d,10 d灌注固定。留取延髓组织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动态观察延髓组织的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SAH实验组标本肉眼可见广泛的SAH。光镜下从1 h开始就可见神经纤维结构的少量断裂;从第3 d开始可见明显的神经元结构改变,可有变形的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大量增生,并在某些部位聚集,神经纤维断裂,大量空泡形成。电镜下超微结构中可见SAH实验组的神经元肿胀,核变形,染色质不均匀、边集、浓缩、核膜皱缩及核溶解,细胞器的变化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嵴紊乱或消失,胞质内空泡形成,内质网扩张,高尔基体扩张。神经胶质细胞肿胀.髓鞘可见松解或溶解,神经微丝减少或消失;偶可见胶质细胞吞噬的凋亡小体。电镜下病理结构的动态变化与光镜的动态变化在时相上是一致的。结论SAH后脑组织超微结构会发生损害,并在病程发展中呈明显的动态改变:SAH后神经细胞结构的改变,或细胞凋亡所导致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可能在DND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利用Lyapunov函数和二维Hanalay类型不等式,研究带有脉冲和时延的广义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平衡点的全局指数稳定性,得到了几个判断网络全局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这些条件刻画了脉冲强度和没有脉冲的连续子网络(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的连续部分)的指数收敛速度对整个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的混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即使脉冲对网络状态有放大的影响,脉冲时滞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也可能保持连续子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质。数值例子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9.
应用延迟反馈控制DFC(delayed feedback control)方法对混沌Chen系统进行控制,用Floquet理论和Routh—Hurwitz定理证明chen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在kι大于某一阀值时。系统可稳定控制到二个焦点S ,S-,但不能稳定控制到鞍点S0,在数值仿真中,调节增益k和延迟ι,DFC可自动寻找到不同的不稳定周期轨道UPO(unstable periodic orhit)。数值仿真结果获得了多个周期轨道的稳定控制,说明DFC方法对Chen系统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3,38(18):1579-15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