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1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6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湍流燃烧的简化的联合PDF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同时满足工程应用中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联合三维高斯分布的 PDF模型 ,将其用于后台阶突扩燃烧室中甲烷燃烧的数值模拟。由于充分考虑了组分浓度、温度的一阶矩以及它们的二阶自关联矩和互关联矩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得到的火焰形状和温度分布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上都比 EBU模型和 Arrhenius模型合理。因计算量较小 ,模型在工程实际中 ,特别是污染物生成的数值模拟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2.
闪速燃烧合成的Fe-Si3N4中FexSi粒子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EM、EDS等手段研究了闪速燃烧合成的氮化硅铁及其原料FeSi75的组成、结构,并结合闪速燃烧合成工艺和热力学分析,揭示氮化硅铁中FexSi粒子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以74μm的FeSi75氮化制备氮化硅铁过程中,金属硅和ξ(FeSi2.3)相中部分硅氮化为氮化硅,而氮化硅铁中FexSi粒子则来源于ξ相的氮化;当ξ相被氮化到其中的[Si]摩尔分数降低近25%时,[Si]的活度aSi趋于0,氮化趋于平衡,ξ相中不能被继续氮化的部分即为FexSi粒子,其Fe∶Si原子比例大约为3∶1;FexSi粒子的大小、均匀分布状况与ξ相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83.
为改善混凝土的自重较大的问题并提高其韧性、抗裂性和耐久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套聚丙烯纤维自燃煤矸石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运用此方法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及聚丙烯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劈裂抗拉强度实验数据,为其在今后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针对电弧炉燃烧—碘量法测定钢铁中碳硫过程中出现的硫含量不稳定的现象,通过试验比较得到是因为粉尘太多导致吸附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85.
童宝宏  桂长林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2):228-232,238
阐述了内燃机润滑系统网络法设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在建模过程中利用动载滑动轴承理论确定轴承参数,引入BP神经网络建模技术用于构建润滑系统组成部件工作特性模型,并提出利用基于最小二乘算法的最优化方法来求解网络法润滑系统分析中的非线性方程组。针对样机进行了网络法仿真分析,并结合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考察了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润滑系统的流量分配状况,对比分析了六种负荷工况下转速变化对主油道压力特性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得到的结论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和开发增压循环床燃烧装置,在一个床体内径为80mm,高为6m的增压循环床内对其流动及操作特性进行了冷态试验研究。本文发表了床料粒径、筛分对床内空隙率分布的影响以及压力对增压循环流化床运行特性影响的试验结果,并讨论了它们对煤在增压循环流化床中燃烧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稻谷壳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热重试验结果,与煤燃烧特性进行对比,阐述了稻谷壳燃烧过程中,挥发分与焦炭分阶段燃烧的概念;并通过燃烧试验提出了独特的以纯稻谷壳流态化燃烧方式为主的组合燃烧方式,为纯稻谷壳流态化燃烧锅炉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直喷式柴油机伞形喷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一台中速直喷式柴油机上,通过高速纹影照相技术直接观察了三种典型伞喷油嘴的喷雾发展及混合气形成过程,分析了不同孔径和不同喷射锥角对油束特性,油束着壁,混合气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影响,在实机运转条件下,采用AVL657燃烧分析仪测取了示功图,并给出了放热率曲线和燃烧性能参数,对这三种典型伞喷油嘴的燃烧放热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9.
经过对倒置气门汽油机L型燃烧室的试验研究,指出入缸截面是影响充气效率的关键因素,入缸截面积与活塞面积之比值的最佳范围在7.5%至8.5%之间。  相似文献   
90.
通过研究燃烧室中的燃烧与辐射,以及炉墙与煤/焦的导热,建立了焦炉的数学模型,以模拟焦炉的燃料燃烧和传热,通过比较由数学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和在工业焦炉中实际测量结果,说明模型是可靠的.基于本模型是以煤气的流量和热值、废气循环率以及装煤特性为边界条件,数学模型模拟了燃烧室的换向,能够显示焦炉中的温度分布和装煤水分对煤气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