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9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34篇
综合类   92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探讨全自动免疫组化筛查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融合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5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采用Ventana抗ALK试剂和全自动免疫组化(IHC)染色检测ALK状态,分析ALK基因融合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结果本次研究的5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共筛选出34例ALK阳性,占6.14%;年龄60岁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LK阳性率8.69%,明显高于年龄≥60岁的3.6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者ALK阳性率6.71%高于女性5.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方面,34例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28例为肺腺癌,6例为非肺腺癌.16例实体型为主腺癌合并黏液产生,7例腺泡型为主腺癌,1例为乳头型为主腺癌,4例为浸润性黏液腺癌,4例为鳞状细胞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显示:仅有1例合并该基因突变,其余均为野生型.9例IHC阳性样本,9例ALK基因融合非小细胞肺癌,9例IHC阴性样本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和RT-PCR检测均为阴性结果,6例IHC染色可能为阳性,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均显示为ALK融合阴性.结论 ALK基因融合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一新的分子亚型,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Ventana抗ALK试剂和IHC染色是检测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首选方法,对提高该类型肺癌的检出率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2.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10例肺癌患者化疗前、90例肺癌患者化疗后和6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CEA、NSE、SCC-Ag和CYFRA21-1的表达水平,计算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中CEA、NSE、SCC-Ag和CYFRA21-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P0.01);CEA在肺腺癌、SCC-Ag在肺鳞癌、NSE在SCLC中水平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NSCLC组CYFRA21-1表达显著高于SCL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90例患者化疗后CEA、NSE、SCC-Ag和CYFRA21-1的表达较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CT发现化疗无效病例SD+PD组4种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较化疗前升高,与化疗前比较P0.05.  相似文献   
953.
系统生物学研究采用的是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即获取并整合目标系统不同层次的生物学信息,构建适用于该生物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该系统的特征性行为进行系统性研究.癌症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系统,已成为系统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癌症的系统生物学模型是对传统的癌症动物模型的补充,主要包括:统计推断模型、生化网络模型、以及组织水平模型等.本文综述了这些系统模型方法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54.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衍生物5,4’-二-正辛烷氧基-7-二氟亚甲基异黄酮(5,4’-Di-n- octoxyl-7-gem-difluoromethylene-genistein,DOdFMG)体外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及机制,以寻找具有开发前景的肿瘤治疗新候选药物.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DOdFMG处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软琼脂克隆形成法测定DOdFMG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的锚定非依赖性增殖及生长作用的影响;PI染色流式细胞计分析(FCM)法检测DOdFMG对MCF-7细胞诱导凋亡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激酶CK2,NF-KB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变化,初步探讨DOdFMG抗乳腺癌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 DOdFMG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及生长作用,呈剂量依赖性.DOdFMG诱导人MCF-7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DOdFMG 3.0,10.0,30.0 μmol/L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24 h后,比较于空白对照组,蛋白激酶CK2的表达下调12.50%,41.50%,67.30%,NF-KB的表达下调20.50%,51.47%,71.93%.DOdFMG 30.0 μmol/L分别处理6,12,24 h后,比较于空白对照组,蛋白激酶CK2的表达下调27.73%,44.8%,65.2%,NF-KB的表达下调20.50%,49.83%,69.93%.这表明DOdFMG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引起蛋白激酶CK2、NF-KB下调,与先导化合物Gen比较,DOdFMG更为有效(P<0.05).结论 DOdFMG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及生长;DOdFMG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凋亡;抑制蛋白激酶CK2,下调NF-κB的表达可能是DOdFMG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5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53 codon 72 polymorphism (R72P) and the risk of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Methods: The p53 R72P genotype was ident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method in 78 consecutive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liver metastases and 214 age- and sex-matched cases with non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Results: The R allele of the p53 R72P polymorphism was more frequently found in metastatic cases than in nonmetastatic cases (P=0.075). Carriers of the 72R allele had a 2.25-fold (95% CI (confidence interval)=1.05-4.83) increased risk of liver metastases. On the stratification analysis, 72R-carrying genotype conferred a 3.46-fold (95% CI=1.02-11.72) and a 1.05-fold (95% CI=0.36-3.08) increased risk of liver metastases for p53 overexpression-positive and negative colorectal cancer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72R allele of the p53 polymorphism has an increased risk for liver metastases in colorectal cancers positive for p53 overexpression.  相似文献   
956.
目的探讨我国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关于青年女性乳腺的临床研究论文。青年女性(≤35岁)乳腺癌患者为研究组,>35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共检索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论文8篇,包括4881例病例,研究组发病至就诊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两组的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有显著差异,病理分型、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青年女性乳腺癌虽然更多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晚,ER阳性率低,但经积极治疗,可能取得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一样的效果,年龄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57.
生物信息学在直肠癌相关基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直肠癌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方法:选择一条在直肠癌和正常组织有差异表达的表达序列标签(EST),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结构与功能的分析。结果:电子克隆了其全长cDNA序列并预测其编码蛋白为SETprotein。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及网络资源可作为克隆研究基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8.
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肿瘤血管生成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VEGF-C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C和MVD明显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其中,VEGF-C阳性表达组33例,MVD值为31.67±7.85;VEGF-C阴性表达组17例,MVD值为26.84±7.03,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差异显著(p=0.03)。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VEGF-C的表达、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由此可见,VEGF-C在乳腺癌的淋巴管、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GF-C和MV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并可能协同作用淋巴结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959.
考察了辛伐他汀对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生长率的影响,并探究其对CT26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机理。以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测定辛伐他汀对CT26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以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凋亡和增殖的标志蛋白PARP、Cleaved-PARP、P21和磷酸化的P53的蛋白表达水平;以AMPK的抑制剂Compound C来阻断AMPK信号途径后,观察辛伐他汀对CT26细胞中Cleaved-PARP表达的影响;以Compound C处理CT26细胞后,以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辛伐他汀在CT26细胞中诱导KLF2和KLF4的情况.辛伐他汀可以明显抑制CT26细胞生长,可以诱导CT26细胞中的凋亡相关的Cleaved-PARP蛋白上升,并且其作用机理可能和KLF4的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960.
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的治疗价值。对25例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在确定病变范围及浸润深度后行黏膜下剥离术。先超声内镜判断浸润深度及利用Lugol液染色确定病灶范围,后采用术中标记、粘膜下注射、边缘粘膜切开、剥离及创面处理等方法。结果显示,病灶完整切除,术中无穿孔、出血;术后3、6、12月常规随访,均无复发。1例术后3个月出现食管狭窄,给予扩张后狭窄缓解。结果表明,对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安全的内镜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