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40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01.
我们采用PCR技术合成编码CDK2肽段的基因,将其置于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编码基因的下游,在IPTG诱导下,于E.coli中诱导表达了GST-CDK2肽融合蛋白质,以此融合蛋白质作为免疫原免疫家兔制备抗CDK2的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检测证明:该抗体能够特异地识别CDK2蛋白质,可作为CDK2的特异性检测抗体,用于研究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进程中CDK2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免疫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尼罗罗非鱼抗TNP特异性IgM,并以此为抗原免疫Babl/c小鼠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 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筛选获得两株抗IgM重链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3B3和9D12. 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3B3和9D12在1 mg/mL浓度下其抗体效价分别为740,741和359,712 units/mL. 利用制备的单抗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发现,膜结合型IgM位于B细胞膜表面(IgM+ B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尼罗罗非鱼IgM+ B细胞的免疫组织分布,发现IgM+ B细胞分布存在组织差异性,其中在外周血(PBL)所占比例最大,约为37.6%,其次是脾脏(SPL),占百分比33.7%,头肾(AK)占比例约为23.9%,而后肾(PK)占比例约为20%. IgM+ B细胞荧光微球的吞噬能力分析发现,IgM+ B细胞对0.5 m的荧光微球吞噬能力强于1 m. 另外,IgM+ B细胞的吞噬能力存在免疫组织差异性,其中对于0.5 m荧光微球的吞噬,PBL明显高于其他组织,而AK IgM+ B细胞对1 m荧光微球的吞噬能力最强. 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鼠抗尼罗罗非鱼IgM单抗工具,并利用其IgM单抗发现IgM+ B细胞具有吞噬能力且其吞噬能力存在组织差异性,表明IgM+ B细胞在先天性免疫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可卡因是一种精神依赖性药物.它首先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之兴奋,然后由过度兴奋转为抑制,可卡因最重要的作用是对中枢系统的刺激作用,可卡因中毒后,先是感到欣快,随后会出现情绪不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脉搏增快、血压增高和呼吸加快,可引起高血压及其各种合并症,导致室性纤颤、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显然,发展一种合适的抑制剂去治疗可卡因的滥用和上瘾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可卡因本身就是一个抑制剂,这意味着要用一个毒性更高的抑制剂去抑制可卡因的作用,既然很难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设置一个阻碍可卡因的小分子,我们可以考虑在可卡因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之前将之降解,  相似文献   
104.
靶向基因疫苗pcDNA3/MDC-VP1的构建及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T-PCR扩增小鼠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基因,与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VP1基因通过一个编码10个氨基酸残基的接头序列(Gly4Ser)2相连,形成融合基因MDC-VP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DC-VP1,作为疫苗免疫BALB/c小鼠.3次免疫后,pcDNA3/MDC-VP1组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pcDNA3/VP1组;而病毒滴度低于pcDNA3/VP1组.用10 LD50CVB3攻击,pcDNA3/MDC-VP1组小鼠生存率为50%,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105.
p53基因是人类肿瘤中突变频率最高的抑癌基因,几乎发生于所有的恶性肿瘤.突变基因编码的p53蛋白释放入血,可诱发机体自身免疫应答,产生p53自身抗体.在肿瘤病人和高危人群中检测血清p53抗体可以反映早期p53基因突变,作为一种新的肿瘤生物学指标,p53抗体有望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监测、复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猪屠宰后,立刻取其背部皮下脂肪组织在37℃膜萃取液中匀浆,用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脂肪细胞膜蛋白,经SDS-PAGE分析,背部脂肪细胞膜蛋白与其他组织细胞膜蛋白具有较大差异,但也有一些相同的膜蛋白.以猪背部脂肪细胞膜蛋白为抗原,免疫雄性家兔,制备抗猪脂肪细胞膜蛋白血清,经酶联免疫反应(ELISA)测定,血清效价达到1:12800.同样,用ELISA和Western-blotting测定抗体与其他组织细胞膜的交叉反应,结果显示:抗猪脂肪细胞膜抗体与其他组织细胞膜有交叉反应,但反应性不高.  相似文献   
107.
以金纳米通道膜为载体膜,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在金通道内壁修饰阿特拉津抗体,基于阿特拉津与阿特拉津抗体之间的免疫反应,实现了阿特拉津与乙基对氧磷的分离.考察了金纳米通道孔径、底液pH值及缓冲液离子强度对阿特拉津与乙基对氧磷的分离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乙基对氧磷及阿特拉津的分离度为1.68.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辅舒酮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吸氧、抗炎、扩张支气管、全身糖皮质激素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吸入辅舒酮气雾剂联合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2.2733,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吸入辅舒酮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方法疗效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9.
There is accumulating evidence that cancer stem cells (CS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umor progression. Novel strategies targeting CSCs have been widely research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plored whether such CSCs existed in human ovarian cancer (OVCA) cell line and whether anti-CD44 antibody had effects on such subpopulation. W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spheroid cells from SKOV-3. Then we used A3D8, an anti-CD44 mAb to treat spheroid cells with so-called stemness. Effects of A3D8 on spheroid cells’ biological behaviors were examined. Our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mall subpopulation that had so-called stemness in SKOV-3 cell line. Against spheroid cells, A3D8 can (1) inhibit cell proliferation; (2) change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and expression of p21, CDK2 and cyclinA; (3) enhance cisplatin (DDP)-induced apoptosis; (4) promote cell differentiation; (5) inhibit clone formation efficiency; (6) reduce invasive efficacy; (7) inhibit tumorigenicity. Thus, to sum up points which we have just showed, spheroid cells isolated from SKOV-3 can be used as an appropriate in vitro model for relevant study of human ovarian CSCs. And our results reasoned that anti-CD44 therapy may become a potential promising strategy for OVCA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