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6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14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曼地亚红豆杉膜保护系统对土壤水分胁迫的生理适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引种栽培的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叶片膜保护系统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O2^-产生速率增加,MDA积累,质膜相对透性呈“s”型变化,AsA含量降低,SOD,POD活性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呈上升趋势,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2.78%时,则活性下降,质膜透性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162.
紫外辐射对绿豆幼苗的膜伤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外辐射处理的绿豆幼苗,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显著增加;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脂氧合酶(LOX)活性增强.这一结果表明紫外辐射降低了细胞内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从而使膜透性增大.植物的紫外辐射效应可能是由膜伤害介导的.  相似文献   
163.
干旱胁迫下不同种源香椿苗木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四川、湖南、湖北、河南、陕西6个种源香椿苗木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香椿的生理生化变化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6个种源香椿苗木的6个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胁迫程度加强,水分饱和亏缺增大,水势降低,质膜相对透性增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但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因种源不同而异。复水后,除SOD在重度胁迫下难以恢复,其余指标几乎都能恢复至对照水平。通过“坐标综合评定方法”对6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得到6个种源香椿的抗旱性强弱等级依次为陕西、南京、河南、四川、湖北、湖南。  相似文献   
164.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激光辐照的油松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并对其幼苗进行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激光辐照油松种子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率、根长、活力指数、幼苗鲜重等显著提高,萌发期油松幼苗保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强,膜脂的过氧化物丙二醛含量下降.这表明激光辐照可增强油松种子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萌发及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5.
为研究烯菌酮对小鼠前列腺癌(RM-1)细胞增殖及其脂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物酶的影响,实验采用了四唑盐法(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了RM-1细胞增殖活力,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其细胞内抗氧化物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0.01μmol/L、1μmol/L和100μmol/L三个浓度的烯菌酮作用24和48 h,RM-1细胞增殖活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μmol/L烯菌酮作用48 h,小鼠前列腺癌细胞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0.01μmol/L和1μmol/L两个浓度组。烯菌酮作用24、48和72 h,RM-1细胞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随烯菌酮浓度增加而增加,具有浓度依赖性。0.01μmol/L、1μmol/L和100μmol/L烯菌酮作用24 h时,RM-1细胞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随着烯菌酮浓度增加,CAT活性明显增加。100μmol/L烯菌酮作用48和72 h时,RM-1细胞中CAT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三组。这说明,烯菌酮能抑制RM-1细胞增殖活力,促进其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和抗氧化物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6.
本文探究了包括生姜汁(GE)和猕猴桃汁(KE)的植物提取液对牦牛背最长肌的嫩化作用.结果表明, 相较生姜汁和猕猴桃汁单独处理, 两者复配后能更有效改善嫩度和抑制脂质氧化(P<0.05), 显示生姜汁和猕猴桃汁在嫩化牦牛肉和抑制其脂质氧化方面存在协同作用.继续优化获得到了改善牦牛肉嫩度、抑制脂质氧化的最适组成为0.18% GE + 0.13% KE (V/W).植物提取液注射处理对牦牛肉的肉色、pH、蒸煮损失率和肌红蛋白氧化均无显著不利影响(P>0.05).相比对照组, 经过21d的贮藏, 最适组成的复配汁处理组TBARS和WBSF要分别低49.11%和31.37%, 体现了植物提取液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7.
用溴化1-辛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对太行隆肛蛙(Feirana taihangnicus)蝌蚪进行急性和亚急性暴露,研究该离子液体对蝌蚪的急性毒性,检测亚急性暴露对蝌蚪抗氧化酶SOD,CAT和GPx活性影响及其MDA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对蝌蚪的24hC50为82.1mg·L-1,说明该离子液体对蝌蚪具有明显的毒性,其毒性强弱与传统有机溶剂相当.同时,低剂量离子液体的亚急性暴露可诱导蝌蚪抗氧化酶活性的显著变化并引发机体轻度氧化损伤,这种损伤在染毒后期可被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自动修复.另外,低剂量离子液体的亚急性暴露也可引发蝌蚪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8.
抗坏血酸对小麦种子老化及幼苗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人工老化处理小麦种子 ,并从脂质过氧化方面探讨了抗坏血酸的防护作用 .结果表明 ,小麦种子经抗坏血酸处理后 ,对于老化产生的伤害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抗坏血酸可稳定细胞膜结构 ,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 ,增强小麦种子的活力 .且在同一老化处理时间下 ,抗坏血酸浓度高者 ,其效应更显著 .  相似文献   
169.
确定全氟辛酸是否通过脂质过氧化造成小鼠肝脏的损伤.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1/16LD50、1/8LD50和1/4LD50组,染毒14 d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变化,试剂盒法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变化.HE染色观察到全氟辛酸染毒组肝组织损伤明显;试剂盒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全氟辛酸组小鼠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GSH活性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全氟辛酸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低剂量组小鼠血清ALP活性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高、中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ALP活性有升高趋势,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全氟辛酸通过脂质过氧化造成小鼠肝损伤.  相似文献   
170.
氯过氧化物酶(CPO)催化苯酚与H_2O_2发生过氧化反应生成邻苯二酚,能减轻苯酚对降解菌株的抑制作用,加快降解菌株对苯酚的生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2 h内适量的H2O2存在时10 U/L的CPO可以使300 mg/L苯酚降解率达到67.85%,而CPO与降解菌株协同作用下苯酚降解率则可达到70.72%,比单一菌株降解率8.52%提高了62.2%.在降解体系中补充邻苯二酚进一步揭示了CPO氧化苯酚的中间产物有利于菌体细胞形成共基质效应,提高细胞的苯酚生物降解效率.降解动力学分析显示:在苯酚质量浓度为100~1 200 mg/L时,CPO与菌株协同降解体系的最大比降解速率qmax=0.000195 h-1,基质饱和常数Ks=1.0501 mg/L,基质抑制常数KI=5.1272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