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浅海声波散射边值问题的小波数值解张伯坚广东农工商管理学院基础部,510507,广州关键词散射,Helmholtz方程,周期小波分类号(中图)O175.2,O241.82;(1991MR)34B12,41C15本文把浅海声波散射边值问题归结为边界积分方...  相似文献   
92.
本文利用拉普拉斯方程的基本解作为权函数,给出求解变系数非齐次亥姆霍茨方程的迭代格式,进而得到求解这一类方程的边界元迭代法。文中给出的算例表明,只须经过少数几次迭代,即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
本文论述了求解二维域上Helmholtz方程特征值的边界元方法,给出了圆形波导和矩形波导的数值结果,经比较可知,该方法稳定地收敛于精确解。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从声学原理出发,对H燃烧器声腔进行了分析,引出了等效阻尼的概念,从而简化了声振荡燃烧的控制方程并获得解析解。实验得出了频率在700~800Hz的强烈振荡曲线,表明H燃烧器用于研究推进剂低频燃烧特性是可行的,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同时算得响应函数的虚、实部,这是传统的Culick理论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95.
考虑随机交界面的光栅问题. 首先将其抽象为具有相关边界条件的Helmholtz方程, 并给定扰动交界面; 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形状导数和有限元方法的数值方法求解随机交界面的光栅问题, 得到了随机交界面光栅问题期望的二阶逼近与方差的三阶逼近形式; 最后给出误差估计和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96.
基于Laplace方程的基本解讨论了二维非齐次Helmholtz方程的直接边界元解法.通过将Helmholtz方程变形之后加权Laplace方程的基本解和应用Green公式得到相应的直接积分方程,针对积分方程中同时存在域积分项和边界积分项,在应用边界元法分析求解时采用了耦合关于内点和边界点的积分方程求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
快速多极边界元方法在二维声散射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多极算法(FMM)是求解边界元方法(BEM)在大尺度情况下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算法.研究了快速多极算法在二维声散射问题的边界积分方程求解中的应用.给出了积分核函数以及其共轭积分算子核函数的多极展开式,局部展开式以及相应展开系数之间的转化关系.分别应用两种不同的层级树结构的FMM来进行求解,并对两种树结构下的求解效率进行了对比.数值算例表明用快速多极算法求解该问题时在存储量和计算量上比直接求解方法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8.
首先,基于毕奥-萨尔定律分析了单个载流圆线圈在空间的磁场分布,得到了空间任意一点磁感应强度的积分表达式,并通过相应的计算得到了磁感应强度沿轴向和径向分量的解析结果;其次,将单个载流圆线圈在空间的磁场分布推广到亥姆霍兹线圈,获得了亥姆霍兹线圈在空间任一点磁感应强度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Mathematica形象描绘了其磁感线分布;再次,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亥姆霍兹线圈的均匀磁场区;最后,结合"电磁感应法测量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实验作了相应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99.
首先对浅海声波散射问题进行抛物化处理,然后利用变分法将原问题化为两个Neumann问题有及一个代数方程,进而采用Daubechise区间小波进行计算,区间小波的消失矩性及紧支性质大大减少了计算的复杂性;最后给出了具体算例。  相似文献   
100.
Efforts to trace the influence of fin de siècle neo-Kantianism on early 20th Centu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have led scholars to recognize the powerful influence on Moritz Schlick of Hermann von Helmholtz, the doyen of 19th Century physics and a leader of the zur?ck zu Kant movement. But Michael Friedman thinks that Schlick misunderstood Helmholtz' signature philosophical doctrine, the sign-theory of perception. Indeed, Friedman has argued that Schlick transformed Helmholtz' Kantian view of spatial intuition into an empiricist version of the causal theory of perception. However, it will be argued that, despite the key role the sign-theory played in his epistemology, Schlick thought the Kantianism in Helmholtz' thought was deeply flawed, rendered obsolete by philosophical insights which emerged from rec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s. So even though Schlick embraced the sign-theory, he rejected Helmholtz' ideas about spatial intuition. In fact, like his teacher, Max Planck, Schlick generalized the sign-theory into a form of structural realism. At the same time, Schlick borrowed the method of concept-formation developed by the formalist mathematicians, Moritz Pasch and David Hilbert, and combined it with the conventionalism of Henri Poincaré. Then, to link formally defined concepts with experience, Schlick's introduced his ‘method of coincidences’, similar to the ‘point-coincidences’ featured in Einstein's physics. The result was an original scientific philosophy, which owed much to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thinkers, but little to Kant or Kanti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