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本工作运用薄层扫描仪的扫描与数据处理功能,对处于400条带与550条带阶段的人类G带染色体进行定量分析,提出用相对位置、相对积分面积、阳性带吸光强度以及相对带宽值来识别区带,并对上述人类染色体的二种G带带型予以定量描述,还探讨了本工作与染色体自动识别、图象分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细叶鸢尾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细叶鸢尾(Iristenuifolia)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其核型公式为:k(2n)=2x=14=6m+8sm(2SAT),核型为“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07%,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4M2+10M1,染色体组总长度为32.323μm。  相似文献   
13.
油松及云南松染色体的荧光带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两种荧光试剂CMA和DAPI研究油松及云南松染色体的荧光带型。油松(2n=24)和云南松(2n=24)染色体的CMA带型中均存在五种不同的CMA带纹类型。油松的CMA带型为3对是着丝粒和臂间处均有荧光带纹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A类型),3对是臂间处有荧光带纹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B类型),2对是着丝粒处有荧光带纹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C类型),2对是无荧光带纹的近中或中部着丝粒染色体(D类型),2对是着丝粒有荧光带纹的近中着丝粒染色体(E类型);而云南松的CMA带型则为A类型、B类型、C类型、D类型和E类型的染色体分别有4对、2对、2对、2.5对和1.5对。这两种松树染色体的DAPI荧光带型与CMA带型之间存在相反的带纹关系。最后讨论认为①利用荧光带型的不同可将二者区分开,②据荧光带型认为云南松在赤松亚组中与其它松树之间的亲缘关系可能要远一些。  相似文献   
14.
已有的研究表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4.0718菌株菱形晶体中含有与原毒素紧密结合的20-kb DNAs,利用PCR-RFLP分析发现在这些20-kb DNAs上含有cry1Aa、cry1Ac、cry2Aa和cry2Ab基因.本研究利用特异引物从4.0718菌株中20-kb DNAs上分别扩增出带有自身调控序列的cry1Ac和cry2Aa基因,并将其分别电转至Bt无晶体菌株Cry-B中获得重组菌株Cry-B(pHC42)和Cry-B(pHC39).SDS-PAGE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这两种重组菌株能够分别产生由130-kDa的Cry1Ac原毒素形成的菱形晶体以及由65-kDa的Cry2Aa原毒素形成的方形晶体.毒力生测的结果显示,这两种菌株的表达产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具有预期的杀虫效果.重组菌株分别形成的两种晶体经不同的缓冲液溶解后能释放出与20-kb DNAs紧密结合的原毒素,同时在20-kb DNAs上均可检测到源于Bt染色体的spo0A和nprA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5.
关于苔藓植物染色体的研究,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角苔类染色体数目多为n=6,苔类多为n=8~10,藓类多为n=5,6,7及其倍数.在核型分析中,一般用V,J,I表示染色体形态,H,h表示异染色体,,小型染色体用v,j,i,m表示.我国对苔藓植物染色体的研究刚刚起步,核型方面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的性状与细胞遗传.共配制25个杂交组合,观察到以六倍体小黑麦为母本杂交当代结实率平均为36.17%,种子发芽率为80.14%,以普通小麦为母本杂交当代结实率平均为72.60%,幼胚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出苗率为20.1%,F_1减数分裂中期有13.37个二价体和15.01个单价体,与理论数值接近.F_1的结实率正反交组合均很低,平均为2.98%,种子发芽率平均为32.38%.F_2的性状分离极其复杂,有三个主要类型即亲本类型与中间型,减数分裂中期二价体数变动在14-20间、单价体数变动在0-14间;根尖细胞用Giemsa染色进行C带分析.看到多有3-4对R组染色体,其中5R、6R、7R较多.F_1与亲本回交性状与染色体组型迅速恢复为亲本类型.在F_3及以后世代看到D、R组染色体混合类型是稳定的,可以从中选出多种类型的代换系.这种杂种方式对六倍体小黑麦性状的改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报道家猪染色体C─带带纹量化记述法,该法将每个染色体上C─带带纹的发生位点,发生频率、带纹相对长度、和带形特征采用数据和符号相结合,并以表列的形式依次表述、简单明了、详细精确,它避免了现行方法对其进行逐一描述的繁赘性,和意断性。针对C─带带纹自身的多态性,一改对单个细胞进行分析为对一些细胞进行分析、力求从含行差异的个性中获得反映真值的共性,便于进行品种间和个体间的相互比较,和计算机阅读。  相似文献   
18.
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 argus)的染色体数2n=38=34I+2m+ZW,即有19对染色体,全为T型。其中常染色体18对,性染色体一对。在18对常染色体中有17对为端部着丝点大染色体,1对为点状小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ZW型。经BSG法显带处理后,全部染色体都具着丝点C带,另有4对具端粒C带。将丽斑麻蜥与其近缘种山地麻蜥的染色体核型相比较,前者有性染色体,后者则无性染色体,差别显著,这表明该种在核型上更进化一些。同时讨论了麻蜥属与草蜥属的某些种在进化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2012,46(6):1461-1465
Chromosome numbers for 108 species of the genus Lotus (Leguminosae) are now known. This represents an increase of 32 new species which have been reported since a chromosome atlas for Lotus was published in 1965. At this rate, with just over one chromosome number being reported for a new species per year, it will require almost a century for the chromosome numbers to be determined for all of the species in the genus. A review of the cytogenetic features which have been observed in the genus through karyotype analyses, chromosome banding, Feulgen cytophotometry, anther culture, HCN reaction and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is presented. These include cytomixis and B chromosomes (both found in hybrids of diploid species in the L. corniculatus group when L. alpinus was one of the parents), desynapsis, binucleate cell formation, polytene chromosomes in suspensor cells and trisomics in L. pedunculatus. There has been a reduction of HCN content in the species with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which is correlated with basic chromosome number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Classical karyotype analyses may not be a suitable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parentage of L. corniculatus because of the chromosomal repatterning which has occurred during the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of the closely related diploid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