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62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169篇
综合类   154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5年   1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人体耳穴频率响应特性测试及其与疾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无创伤疾病诊断方法,通过人体耳穴测试人体系统频率响应特性,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研究耳穴频响特性与疾病的相关性,获取一种反映人体各部生理信息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892.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马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马兰的化学成分,用 Swiss target prediction 进行靶点预测;利用OMIM、Gene Card、Drug bank获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疾病靶点,再利用Cytoscape 3.9.1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用 String 11.5 进行 PPI 分析,用 R 语言进行 GO 分析、KEGG 分析。筛选出26个活性化合物,得到交集靶点55个,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可能是主要活性成分,关键靶点涉及 ESR1、EGFR、AKT1 等;GO 分析和 KEGG 分析涉及多种生物途径以及 PPAR、PI3K 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与ESR1、EGFR、AKT1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马兰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93.
目的 :调查精神病患者 (观察组 )与综合医院患者 (对照组 )经济状况与医疗费支付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表对观察组 119名患者、对照组 111名患者的职业状况 ,经济收入和住院费用支付方式等项目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在年龄分布上有显著差异 ,观察组年龄普遍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经济收入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自费比例偏高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对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 ,社会应提供医疗保障体系 ,并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94.
新疆甜菜湿腐型根腐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1999年从新疆各主要甜菜产区采集湿腐型甜菜根腐病样91个,从中分离获得81个腐霉菌分离物,根据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和菌体可溶性蛋白电泳测定,将其鉴定为3个种: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简囊腐霉(Pythium monospermum)和Pythium spp.经致病性测定表明,这3种腐霉菌是造成新疆甜菜根腐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895.
对山西省林木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采集、整理和鉴定,并提出了林木真菌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96.
为提高抗病赤松组培苗的生根率及生根质量,以抗松材线虫病赤松瓶内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比较了菌根真菌发酵液接种、菌块接种及发酵液浸根3种方式对组培苗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接菌方式对赤松生根率均无显著影响,而对移栽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对赤松组培苗接种美味牛肝菌(Be)、黄色须腹菌(Rl)和彩色豆马勃(Pt2)3种菌根真菌,发现3种菌根真菌均能与组培苗形成菌根,但菌根化程度及菌根的形态表现出一定差异,Pt2与赤松组培苗形成的菌根状态最好,且移栽成活率较高,是适合赤松组培苗菌根化的优良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897.
【目的】了解田七苗期裂根的发生规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裂根病的防治措施奠定基础。【方法】观察田七裂根的发生规律,采用侵染性病源检测法研究田七苗期裂根的发生原因,并研究生育期、生长年限、光照强度、播种深度和营养条件等因素对其发病率的影响。【结果】田七生理裂根主要集中发生在苗期,属非侵染性的生理性病害,根系膨大时期的管理不当导致其根部开裂;田七裂根性病害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栽培3年后基本未见发病;发病率随着光照的增强显著提高;裂根现象的发生与施肥不当有关,合理施肥,增施钙、镁、锌、铁、硼等元素可以减少苗期裂根的发生。【结论】田七苗期出现的裂根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其发生与环境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98.
经历了近一个世纪,鲁迅的伟大却在现今呈现出欲说还休的姿态。随着政治运动的几经沉浮,鲁迅先生不停地被粉饰、被利用、被鼓吹、被误读,渐渐被当代青年所放逐。通过对鲁迅先生的作品的再阅读,从启蒙原因、启蒙的瓶颈等方面分析得出,鲁迅先生认为启蒙者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荆棘密布,不仅仅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人性本身的懒惰、自私、无耻和堕落乃是启蒙者所面临的最大的敌人。  相似文献   
899.
Stretta射频治疗以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胃镜下Stretta射频治疗以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近、中期疗效.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Stretta射频治疗的336例以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后随访分析患者的症状缓解率、症状评分和并发症等.结果显示:2例病人在全麻插管下进行,其余都在深度镇静下进行,平均耗时(39.0±5.0) min.术后并发症非常轻微,包括短暂的胸骨后疼痛、轻度发烧、恶心呕吐、短暂吞咽梗阻感等,未出现穿孔、黏膜大片撕脱、大出血、死亡等.共320例(95.2%)患者得到了至少2 a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36.2月.其中102例(31.9%)症状基本消失,138例(43.1%)症状明显缓解,66例(20.6%)症状部分缓解,14例(4.4%)无效,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下降.23例(7.2%)症状有不同程度复发,其中3例行再次射频治疗,6例改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手术.结果表明:胃镜下Stretta射频治疗是治疗以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0.
目的:分析某大型企业传染病发生风险因素,探讨防制对策。方法:设计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结合本地传染病历史数据和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在没有暴发疫情的情况下,该企业传染病年总体发病数在233例以上。该企业具有员工数量大、流动性强、18—25岁年龄组占81.25%等特点,员工存在免疫空白、人群密度高、自我保护能力差、人员接触密切、配套措施不足等风险。结论:该企业可能发生暴发疫情的传染病危险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防制对策主要有加强疾病监测、健康教育、适时接种疫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