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75篇
教育与普及   1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37篇
综合类   220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51.
利用推广的Ginzburg-Landau-Devonshire(GLD)理论,研究二级相变双层铁电薄膜界面对铁电薄膜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2.
相变储热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变储热材料研究与开发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系统地介绍了各类相变储热材料的特点、制备方法及实际应用,概括了固-液、固-固相变材料特性及应用上的不足和解决方法,对相变储热材料的应用前景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53.
通过分析液体气化界面位移与界面压力变化的物理机制,获得了相变流体回路中毛细芯内的界面位移及曲率变化与压力变化的关系式,导出了气液界面的稳定性判据.根据这一判据,并由所建立的丝网型毛细芯中界面位移的物理模型,得出了毛细芯内液体气化界面的稳定性曲线.文中的界面模型和稳定性判据,对分析和揭示毛细泵流体回路(CPL)、回路热管(LHP)和毛细芯热管(CHP)中毛细蒸发界面的位移机制和动力学稳定性,对预测毛细芯内液体的干涸以及系统运行的失稳乃至崩溃等,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54.
通过分析液体气化界面位移与界面压力变化的物理机制,获得了相变流体回路中毛细芯内的界面位移及曲率变化与压力变化的关系式,导出了气液界面的稳定性判据.根据这一判据,并由所建立的丝网型毛细芯中界面位移的物理模型,得出了毛细芯内液体气化界面的稳定性曲线.文中的界面模型和稳定性判据,对分析和揭示毛细泵流体回路(CPL)、回路热管(LHP)和毛细芯热管(CHP)中毛细蒸发界面的位移机制和动力学稳定性,对预测毛细芯内液体的干涸以及系统运行的失稳乃至崩溃等,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55.
应用基于嵌入原子势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一个Cu59团簇在升温过程中由固态转变为熔体的结构演化过程.根据由原子密度分布函数确定的4个壳层内原子局域结构随温度升高所发生变化的分析表明,在升温过程中由于原子之间连续地交换位置,团簇结构发生了三个阶段的变化.首先在团簇内部形成由13个原子组成的近二十面体结构,继之各壳层内的原子结构逐渐变得无序,并最终形成原子分布于3个壳层内的处于熔融状态的Cu59团簇.  相似文献   
856.
高压下BeSe和BeTe相变和热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从头算平面赝势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BeSe 和BeTe从闪锌矿结构(B3)到NiAs(B8)结构的相变压强, 所得的结果与其他理论值和实验值相吻合; 通过准谐德拜模型研究了两种结构下的德拜温度和热容随压强以及温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857.
针对空气源热泵蓄能除霜系统,提出了串联供热、非连通供热和连通供热3种供热模式,并实验研究了3种供热模式下相变蓄热器对空气源热泵性能的影响分析实验数据发现非连通供热模式和串联供热模式相比系统主要参数(压缩机吸排气温度和压力)除排气温度升高5℃,其他基本无变化.连通供热模式的吸排气温度和串联供热模式相比分别升高了15℃和30℃,排气压力降低了0.2MPa.3种供热模式中串联供热模式的性能系数(EER)最高,连通供热模式和非连通供热模式性能系数因参与运行的制冷剂减少而有所降低,连通供热模式的系统性能系数具有较大的提高潜力。  相似文献   
858.
T92锅炉钢649℃长期时效的微观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92锅炉钢是用V、Nb元素微合金化的9Cr-0.5Mo-1.8W-VNb铁素体钢.本文研究了T92钢在649℃下经过1000、3000、5000和8000h不同时间的长期时效的微观组织的变化,并与其原始状态的微观组织进行了比较,发现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碳化物析出数量增加、尺寸略长大 碳化物类型主要为M23C6,而MX和Laves含量很少 板条状的基体组织形貌在长期时效过程中变化不大,即使经过649℃,8000h时效,仍保留板条马氏体的形貌.  相似文献   
859.
以A3钢边角料为原料添加锰铁、硅铁、铬铁和钼铁以及少量的稀土,通过中频感应熔炼及相应的炉前处理,设计了1种铸钢,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制度,在空冷条件下获得了贝氏体组织.通过16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热处理对组织的影响规律,借助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硬度计和冲击试验机等手段分析研究了试验钢热处理态、回火态以及不同热处理工艺规范下的力学性能,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分析研究了空冷贝氏体组织组成以及析出的碳化物的成分.结果表明:合金元素C, Si. Mn, Mo, Cr的合理有效配合,可使钢在空冷条件下,在较宽的成分范围内得到以贝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TEM分析证明基体组织以下贝氏体为主,兼有部分上贝氏体,同时还有少量的残余奥氏体存在,贝氏体中的碳化物有渗碳体和ε-碳化物.贝氏体钢的硬度在40~49HRC范围内变化,冲击韧性在44~70J/cm2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860.
以实验方式,将新戊二醇(neopentylglycol,NPG)、季戊四醇(pentaerythritol,PE)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hytdroxymethyl-aminomethane,TAM)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百分配比组成二元体系.在相变储热过程中研究了多元醇二元体系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热,并研究了二元体系在相变墙体中使用的可行性,实验结果可为相变多元醇在建筑节能领域的使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