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9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从社会环境、哲学思维、精神氛围、学术气氛等方面分析了人文义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所营造的较为适宜的外科条件;从技术,人才和方法论等方面分析了人文主义为自然科学所奠定的内在发展基础。从而论述了人文主义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分析了两个狭义相对论的悖论,指出了狭义相对论与经典物理学的基本区别之一为:经典物理学的分析对象主要是以时空为载体的物质,而狭义相对论的一个隐含的求以事件间的联系为分析的主要对象,这一点对相对论的进一步深入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3.
本文给出适用于所有最小相位系统为被控对象的MRAS的简化工程设计方法,对于解决一般工程控制问题具有普遍意义.作为本方法的理论依据,文中给出一条定理及其数学证明.定理表明使用该方法设计的MRAS满足渐近超稳定性条件.文中还讨论了该方法的应用情况,从而论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4.
中国近代生物学如何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5.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F0002-F0002
马新文,1966年10月出生于甘肃张掖。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核与粒子物理专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参加工作,1993年开始在近代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即赴德国留学。是中国科学院2000年度“引进海外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76.
19~20世纪之交,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面临着极大挑战;当时的思想家表现出了较积极的态度:吸纳西学方法并推动了中国学术研究方法的近代转型;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近代转型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由“虚”到“实”的转变、研究程序由臆测到实证的转变、研究品格由依附到独立的转变等。严复在这一重大学术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7.
近代的知识分子是当代社会中一个独特的群体。面对历史性的民族危机,他们表现出:(1)同一个“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心愿;(2)共一条学习西方的道路;(3)开放与守旧并蓄的“中体西用”原则;(4)幻想化的教育救亡途径;(5)痛苦的“鱼”与“熊掌”的选择。显现出当代知识分子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作的强国之举,及其在客观上推进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有限却富历史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是其传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直接、间接方面对于基督教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这是其它传教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但是,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教会医疗事业在基督教传播上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这一切都是中国特殊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79.
量子物理学     
量子物理是近代物理的基础,它包括两个方面的理论,一个是原子层次的物质理论即量子力学理论;另一个是量子场论。本书全面涵盖了这两方面的内容,可作为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人门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80.
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特殊的时代和环境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别墅群,成为一处特有的可居、可游、可赏的风景景观群落。本文通过对庐山别墅群形成原因以及建筑群特点的考察和分析,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旅游线路,将这一独特的高山别墅园林群体景观展现给游客,借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