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9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汇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此设立租界,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由此天津开始进入近代工业发展时期,对科学的强烈渴求,对先进技术的不懈探索,加之津门儿女顽强的拼搏精神,使天津在诸多领域创造了奇迹。  相似文献   
22.
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地理学发展及地理学思想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R.J.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及其姐妹篇《哲学与人文地理学》,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英国地理学思想及其实践进行疏理,得出英国地理学发展与美国地理学发展趁势基本是一致的,但几乎所有地理学新思想或流派都在美国先诞生,英国随着美国地理学的传播而结合本国实际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因而,部分地理学思想在英国并未得到蓬勃发展。但总的来说,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地理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大致为:区域地理学——数量地理、实证主义地理——人本主义地理、激进派——应用地理学,结构主义地理——新区域地理学、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男女平等主义地理学。  相似文献   
23.
近代前期法国正从封建主义衰落向资本主义发展转变,在此大背景下贵族阶层在贵族制度不断衰落的同时,适应了经济形势的变化,仍然保持着相当的经济实力。但由于长子继承制的实行、日常生活开支的巨大以及教育文化投入的增多,贵族阶层内部出现贫富分化,贫穷贵族混迹于社会,从而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认为这一时期贵族阶层的经济状况变坏。  相似文献   
24.
仿真实验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开设仿真物理实验作为对实验教学的辅助和补充,进行仿真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5.
东北近代知识分子是东北近代发展史上特殊的社会群体,为东北近代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了东北区域的社会进步、促进了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东北地区反帝斗争的深入、同样也推动了东北近代教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
近代中国,内蒙古的民族问题是中国政府必然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国民党政府在某些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曾调整某些民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和了内蒙古的民族矛盾和地区矛盾。但是,从总体而言,国民党政府的羁縻、笼络的办法和强迫同化政策加深了内蒙古的民族矛盾、纠纷和隔阂。在这一历史时期,内蒙古的民族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进一步复杂化了。  相似文献   
27.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风起云涌的变革大潮中,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学等都步入了现代化的征程。与此相伴,中国的美术史学研究也在此种背景下实现了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探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术史学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文化背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史学的牵引,二是新式美术教育与出版机构的推进,三是近代美术考古学的促进。  相似文献   
28.
正由广东科学馆、汕头市科学技术局、汕头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汕头科技馆、汕头市科学教育联盟承办的"人类文明的源与流"科普展览于1月18日至3月18日在汕头科技馆举行。该展览展期二个月,展览期间将流动进校园巡回展出。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本次展览由171幅卷轴挂式图片与20个展柜及近60件珍贵文物组成,整套展览内容为中英文对照版,图文并茂,翔实丰富,分为《人类走出动物世界》、《人类先有"术"而后有"学"》、《近代科学诞生》、《步入现代社会》四个  相似文献   
29.
1927-1952年在中国大陆出版的英文期刊<中国生理学杂志>曾是一份重要学术刊物,在中国生命科学史上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贡献.文章首先介绍了该杂志的出版情况及科学界对它的一贯好评,继而从SCI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分析了该杂志在国际学术界的当时影响和长期影响.计算得到<中国生理学杂志>的影响因子至少在0.22±0.05,水平高于它的后续刊物<生理学报>.虽该杂志的出版期数和被引次数当时经常受到国际国内社会动荡的强烈干扰,但直至停刊半个多世纪后的2010年仍不断在SCI中得到引用,说明了它在国际科学界享有长期的声誉.至2010年4月,占中国生理学杂志刊发文章7.8%的56篇文章为杂志赢得50%的累计总被引次数,简要分析这56篇文章涉及的十余项研究工作,表明:高引用率的工作绝大部分出自协和医学院和医院,这类工作均属于对生命活动普遍现象的探讨,而从中国特色入手进行生理学研究的文章相对乏人问津.这一方面体现了生理学作为实验科学的本质,另一方面也反衬出<中国生理学杂志>取得的成就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30.
近代上海出版人与上海社会生活关系为研究对象,概述了出版人与都市社会生活关系史,从文化史、出版史、社会生活史等视角探究了其研究概况,并从诸多细节评析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有待深入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