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华东科技》2007,(1):49-49
上海轨道交通与同济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以A型车研发项目为切入点,组织了双方人员参加的紧密型研发中心,瞄准非常明确的目标,联合攻关,取得的成绩很突出。下一步双方决定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工程中心”显示了双方搞好产学研合作的信心和决心。但成立独立法人的“工程中心”有许多隐藏的问题值得注意。现在我国的“工程中心”有很多,大家也对它们寄予了过高的期望。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能真正达到人们预期的不算太多,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工程中心”建立伊始,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能从国家或市政府那里申请到一笔经费,经费申请下来以后,缺乏造血机  相似文献   
32.
磁浮列车——21世纪轨道交通的革命性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允璋 《华东科技》2001,(4):19-19,22
京沪间距离1300公里,乘坐目前最先进的轮轨高速需6个小时,但如果京沪高速铁路线采用磁悬浮技术,3个小时就可到达。更有人说,如果从上海到杭州修建一条磁悬浮列车线,单向运行时间仅20分钟……磁悬浮快速列车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型交通工具,被称为地面飞行器。目前,仅有德国和日本等少数国家能够设计制造。今年1月,上海磁悬浮快速列车工程项目的设备供货及服务合同签字仪式举行,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蒂森高速列车公司代表分别在合同上签字。这项工程,西起地铁二号线龙阳路站,东至浦东国际机场,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跨入新型交通的新时代。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亲身体验到“风驰电掣”的感觉了。  相似文献   
33.
"所有的元素围绕着"钱"和"技术"。要不要钱,怎么要钱,展开了一场博弈,这场博弈不仅是存在于对接会的现场,对接会之后的较量会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34.
比较了交流传动系统和直流传动系统的性能,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北京地铁复八线建设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交流传动逆变器系统的国产化方案.  相似文献   
35.
李颖慧 《甘肃科技》2008,24(10):147-149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管理,拟建城市必须编制建设规划报国务院审批。本文阐述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编制方法、工作思路、研究内容,并提出建设规划编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苏州作为国内第一个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地级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十分重视工程风险管理,在1号线建设过程中全过程实施动态风险评估技术,通过开展工程建设现场风险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工程建设风险,为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为国家其他城市轨道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38.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功率密度高的特点,永磁同步电机近年来受到轨道交通行业的密切关注。阐述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发展应用概况、结构特点及技术特点,为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以积极推动我国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39.
于雷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6):35-36,38
市域轨道交通是特大型城市解决市域客运交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实现其市域快线的功能,本文以天津市市域轨道交通Z1线为例,分析了速度目标值、最小曲线半径、夹直线和圆曲线最小长度、竖曲线半径、越行站配线形式等影响市域快线线路设计的主要因素,以期对其他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0.
随着大城市、特大城市不断发展,市域通勤交通流量日增,使市域通勤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划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结合市域通勤轨道交通的特点,提出"灰色加权联度"的评价优选模型,建立市域通勤轨道交通线网评价方案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对各个线网规划的预选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案例对某大城市的3个市域通勤轨道交通线网预选方案进行分析,选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