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简要地介绍了茶多酚的组成与性质,着重对从茶叶中提取荼多酚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出萃取物中的六种茶多酚,并以分光光度法定量。通过该工艺提取得到的产品色泽良好,得率及纯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92.
茶多酚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桑红源  王蕾 《科技信息》2007,(24):44-45
本文介绍了茶多酚的提取技术、茶多酚的含量测定方法、茶多酚的应用等,最后对茶多酚的发展现状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3.
微波法提取茶多酚及茶多酚镧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波法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Tea polyphenols,简称TP),探讨溶剂、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浸提级数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溶剂为体积分数40%的乙醇,料液比为1:9(g/mL),微波功率280 W,加热时间30 s,浸提2次.直接在茶多酚浸提液的浓缩液中加入氯化镧合成茶多酚镧配合物TP-La,与茶多酚对照样品合成的TP-La比较,通过IR、TEM、紫外吸收等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合成的纳米茶多酚镧配合物结构基本相似,粒径均在30 nm以内,紫外吸收峰一致.  相似文献   
94.
为了研究离子液体1,3-二甲基-咪唑四氟硼酸修饰的大孔树脂对茶多酚的吸附机理,首先对大孔树脂进行结构修饰,测试改性大孔树脂对茶叶提取物中几种茶多酚的吸附作用,发现其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GCG)的吸附容量最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方法,研究改性大孔树脂对EGCG吸附作用机理.优化了改性大孔树脂、EGCG及二者形成的稳定吸附络合物的几何结构,计算了改性大孔树脂与EGCG的相互作用能.红外光谱(IR)分析表明,离子液体成功键合在大孔树脂上;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表明,改性大孔树脂与EGCG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络合物,且随着吸附剂用量增加,吸附络合物变得更加稳定.理论研究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5.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油茶叶茶多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分析油茶叶中儿茶素类主要成分以及体外抗氧化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油茶叶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40、微波时间120s、微波功率400W,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的得率为9.59%;油茶叶儿茶素类主要成分为EGC和EC,无EGCG、ECG及C;儿茶素类成分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较强的总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茶叶中茶多酚及维生素C含量与储存时间的变化情况及在营养学上的意义。方法: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开封后再密封保存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储存6个月前后两次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C含量前后两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绿茶与红茶相比,茶多酚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绿茶高于红茶;维生素C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叶开封后再密封、避光保存,茶多酚的含量不易丧失,但维生素C容易氧化减少。  相似文献   
97.
研究机械化学法辅助提取废茶渣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固相试剂配比、研磨时间、洗脱时间、洗脱次数、pH值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提取工艺参数.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相试剂配比(茶末与固相试剂质量比)1:0.6、研磨时间5min、洗脱时间5min、洗脱次数3次、pH值为4.  相似文献   
98.
阐述了绿茶多酚的化学组成、生物代谢以及在药物开发领域的进展,主要集中在对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茶多酚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可以通过干预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等各个阶段来进行,但茶多酚发展成为治疗药物还是面临很多挑战,比如,低生物药效率.基于纳米颗粒的药物传递系统相比单纯的茶多酚具有特别的优势,同时,为了处理新出现的安全问题和潜在的局部药物过量效应,有必要确定包裹纳米粒子以后的药物实际用量和药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99.
选用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对湖南黑茶茶多酚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PEG的平均分子量与质量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提取液体积、体系pH值和温度等多种因素对茶多酚纯化的分配系数以及萃取率的影响,并选择正交实验对茶多酚纯化工艺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实验表明,双水相纯化湖南黑茶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0g双水相体系中,选用平均分子量为600、质量分数为30%的PEG,质量分数为21%的(NH4)2SO4,体系的提取液体积为2.7 mL,pH=5.5,温度为25℃。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可得双水相纯化湖南黑茶茶多酚的分配系数为34.50,萃取率可达97.57%。  相似文献   
100.
茶多酚的制备及沉淀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Ca^2+,Mg^2+,Fe^3+,Al^3+,Zn^2+,Sn^2+等离子用于沉淀茶多酚,发现Zn^2+效果最好,故仔细研究了Zn^2+作沉淀剂时的沉淀条件,探讨了其沉淀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