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茶多酚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天然防龋物质。已有研究表明,茶多酚能抑制致龋齿菌的生长、产酸及其在牙面的粘附和集聚,同时增强牙体硬组织的抗酸能力,从而减少龋病的发生。牙齿不仅关系到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率,而且对消化道的功能有重要影响,更主要的是牙齿还影响到个人的美观。但是,目前牙齿疾病相当普遍,其中龋齿和牙周炎最为常见。口腔即是微生物的入口,又是微生物的温床,微生物成了牙齿疾病的主要诱因。据调查,人龋齿患病率为37%。龋齿不仅妨碍咀嚼、影响美观,而且可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症状,甚至成为病灶而影响全身健康。因此,预防龋齿…  相似文献   
102.
 采用HPLC-DAD-MS/MS技术对英红1号、英红9号和祁门茶树的芽叶进行了分析,鉴定出了2种嘌呤生物碱,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以及2种非儿茶素类茶多酚。对这3个茶树品种的嘌呤生物碱和儿茶素类成分质量分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者的儿茶素类总质量分数均大于20%,其中英红1号和祁门红茶品种在儿茶素类成分的组成上较为接近,EGCG质量分数均为最高;而英红9号质量分数最高的是ECG。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分析在4℃贮藏条件下缢蛏pH、质构、风味、菌落总数、TVB-N和K值等的变化,研究两种前处理对贮藏过程中缢蛏保鲜的影响,得出缢蛏的保鲜方法,延长保鲜期.结果表明,茶多酚前处理组的pH为6.58,比液氮前处理组低了0.019;茶多酚前处理组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受影响最小;茶多酚前处理后缢蛏风味物质能保存更持久,抑...  相似文献   
104.
建立茶多酚提取及滴丸的制备工艺.采用沉淀法提取茶多酚,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温度、料液比、乙醇质量分数、浸提时间对沉淀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浸膏与基质的比例,浸膏与基质的混合温度、冷凝剂的温度对滴丸制剂的影响.确立了最佳浸提方案及滴丸制备条件.即在70℃条件下,用60%的乙醇水溶液浸提2次,料液比为1∶25,浸提时间为20 min.浸膏与基质以1∶6的比例于65℃条件下混合均匀,滴于15℃的液体石蜡中冷却成丸.本法有利于茶多酚的充分提取及滴丸制剂的成型.  相似文献   
105.
粗老鲜叶经杀青、干燥后,采用脱咖啡碱-浸提-去果胶-Ca^ 沉淀-去杂-转溶-干燥工艺制备TP保鲜剂。产品茶多酚含量达89.12%,其中儿茶素61.48%。  相似文献   
106.
微波在茶多酚提取技术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不为介质,对绿茶进行微波处理,结果表明,料液比(W/V)1:20,时间3min,微波浸提2次,再50℃水溶液浸提1次10min,茶多酚浸出率达90%以上,与传统水煮法及溶剂提取法相比,此法提取率高,省溶剂,大大提高了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07.
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世界各国对茶多酚的提纯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化学、药化、食品工业、化工技术等交叉的热门学科,本文详细论述了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8.
茶多酚对自由基抑制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自制茶多酚及标准儿茶素的氧化峰电位.结果表明,前者高于后者,即后者还原能力较强.经加温强化处理的各种食用油,分别加入同量、不同量的上述两种试样;不同来源的食用油加同量的标准儿茶素,用ESR方法测试它们随温度、时间条件的改变引起自由基强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说明:茶多酚、儿茶素均有很强的自由基抑制效应,儿茶素更强(和还原能力较强相一致).该研究对于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并用于食品工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9.
利用滤纸基质室温磷光法 (PS- RTP)和高锰酸钾滴定法研究了饮茶过程中的冲泡水质、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及冲泡次数等对咖啡因及茶多酚溶出等的影响 ,从而对人们日常正确合理地饮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实验表明 :冲泡茶叶的水最好用自来水 ,水温控制在 95℃以上 ;冲泡时间 15 min以上 ;冲泡次数最多 3次 ;绿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较红茶高 ,而它们的咖啡因含量则相差不大 ;茶汤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可与冲泡水中的 Ca2 、Mg2 、Fe3 等离子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油溶性茶多酚硒(oil-soluble tea polyphenol selenium also known as lipid-sol-uble tea polyphenols selenium,LTP-Se)在常温25℃和100℃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蓖麻油、茶籽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在常温25℃和100℃不同温度条件下,以LTP_Se作为抗氧化剂,采用空气自然氧化法考查对蓖麻油、茶籽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 添加LTP-Se浓度为80 mg/kg时,表现出对蓖麻油、猪油、荼籽油抗氧化效果最佳.前期(1~2 d)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CV)的测定结果为:BHT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