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7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534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186篇
教育与普及   13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2篇
现状及发展   54篇
综合类   554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90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的CART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全长688bp,其中5’非翻译区长109bp,ORF长357bp,3’非翻译区222bp,编码118个氨基酸。与其他脊椎动物的CART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南方鲇CART与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CART、金鱼(Carassius auratus)CART1、金鱼CART2、鲤鱼(Cyprinus carpio)CART1、鲤鱼CART2和人(Homo sapiens)CART同源性分别达到95.8%、72.0%、75.0%、72.9%、75.0%和52.5%,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进化树结果显示,南方鲇的CART与斑点叉尾鮰聚为一支,与基于形态学的鱼类系统发育结论相吻合。组织分布分析表明南方鲇CART基因mRNA主要在脑中表达,与之功能相吻合。研究结果为该种鱼摄食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32.
从遗传学角度探讨了糖类与生命起源,讨论了遗传学上的再认识,提出糖类在遗传学上扮演着重要、核心的角色、糖类是生命起源物质,基因是糖类衍生物。生命诞生过程可能是:先有糖类、然后有氨基酸和碱基;磷酸及其盐类既是生命物质的组成部分、也是催化剂,阳光或地热为能源,于是诞生了基因。生命体是分子相互作用、有序组合、自我调控的耗散体系。  相似文献   
233.
从本实验室已成功构建的毛尖紫萼藓干旱cDNA文库中获得一条与抗旱相关的基因,即1-半胱氨酸过氧化物酶(1-Cys peroxiredoxins)基因,简称GpPER1,GenBank登录号为GU989314,该基因全长1040bp,开放阅读框(ORF)为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根据GpPER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得到GpPER1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RI 101-GpPER1,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毛尖紫萼藓的耐旱机制,发现并利用植物的抗逆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4.
目的:建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11A基因的定量检测方法,并分析其在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实时定量RT-PCR分析B细胞淋巴瘤(18例)、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8例)、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8例)和正常对照(15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BCL11A基因的表达水平,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作为内对照。结果:B-CLL组和B细胞淋巴瘤组患者PBMC中BCL11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00)和T-ALL组(P=0.000);T-ALL组和正常对照组BCL11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别(P=0.084);B-CLL组和B细胞淋巴瘤组BCL11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别(P=0.776)。在B细胞淋巴瘤不同的病例中,BCL11A表达水平有较大差异,其中最小值为0.04,最大值为9.70,中位值为1.00。结论:成功建立BCL11A基因的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35.
应用重组维甲酸X受体(RXR)基因酵母筛选南方某污水处理厂进水、不同工艺出水的维甲酸干扰活性;结合大鼠肝均浆(S9)体外代谢方法,检测样品间接维甲酸干扰活性.结果表明:进水、出水样品均不能诱导RXR介导酶活性,但在高富集倍数下,样品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抑制9-顺维甲酸诱导酶活性,表现出维甲酸拮抗效应;在添加S9体外代谢活化后,所有样品均检出类维甲酸干扰活性,部分样品还检测出抗维甲酸活性,表明城市污水样品中存在大量具有类/抗维甲酸干扰活性的化合物.研究结果证实,现行处理工艺对类/抗维甲酸干扰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重组基因酵母结合S9体外代谢活化体系可用于水环境样品类/抗维甲酸干扰效应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236.
用蛋白酶K消化-饱和酚氯仿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别对61例内异症(EMs组)、59例子宫腺肌病(Ad组)和65例非内异症及腺肌病女性(对照组)进行基因分型,以探讨COM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关系.结果显示:1)内异症组、腺肌病组和对照组G/G,G/A,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G/G+G/A基因型患内异症和腺肌病的风险分别为G/G基因型的0.629倍和0.876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COMT基因NlaⅢ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无相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发病机理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237.
中华鳖病原维氏气单胞菌的分子鉴定及分子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单胞菌是一类人和水产经济动物的严重致病菌,用分子进化手段鉴定一株分离自红脖子病甲鱼病灶部位的菌HBJY01,同时探讨气单胞菌的进化地位.克隆HBJY01的16S rRNA和gyrB基因,鉴定该菌的属种.用16S rRNA和gyrB基因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和计算序列两两间遗传距离的方法,探讨气单胞菌的进化地位.HBJY01的16S rRNA和gyrB基因与维氏气单胞菌的相应基因同源性最高,经分子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气单胞菌应独立于弧菌科,单独形成一个科,即气单胞菌科(Aeromonadaceae).  相似文献   
238.
江西丰城市汉族8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江西汉族部分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布的特征,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西丰城市372例(男233例,女139例)汉族人群的眦褶、眼睑、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颌类型、耳垂类型、额头发际、发形8对遗传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眦褶、头发类型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眼睑、鼻梁形状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孔、下颌、耳垂、发际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眦褶、鼻孔形状民族间差异较大,耳垂、下颌、发际、发形次之,鼻梁类型、眼睑民族间差异较小;与其它13个民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239.
采集江苏省养殖池塘内发病的中华绒螯蟹、克氏原螯虾和南美白对虾,利用已有螺原体16S rRNA和23S rRNA基因序列保守引物扩增并测序16S rRNA和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ISRs).基于已获得的序列和GenBank中下载的螺原体序列分别进行同源性比对,比对的结果分别利用PAUP软件和MrBaye...  相似文献   
240.
Triploid carp (100%) with 150 (3n=150) chromosomes were obtained by crossing the females of improved tetraploid hybrids (♀, 4n=200) of red crucian carp (♀)×common carp (♂) with the males of diploid yellow river carp (♂, 2n=100). The crosses yielded transgenic triploid carp (positive triploid fish, 44.2% of the progeny) and non-transgenic triploid carp (negative triploid fish).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gonads of 24-month-old positive triploid fish suggested they were sterile and the fish were not able to produce mature gametes during the breeding season. Morphologically, bo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iploid fish were similar. They had a spindle-shaped, laterally compressed, steel grey body with two pairs of barbells. Most of the quantifiable traits of the triploid carp were intermediate between those of the two parent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iploid fish were raised in the same pond for 2 years. The mean body weight of the positive triploid fish was 2.3 times higher than the negative triploid fish. The weight of the largest positive triploid fish was 2.91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rgest negative triploid fish. Thus, we produced fast-growing transgenic triploid carp that have a reduced ecological risk because of their inability to mate and produce progen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