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9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工关节假体的置换与长期植入后的失效问题将造成关节组织不可恢复的损失,小块可降解骨软骨关节支架具有恢复病变关节的力学环境和诱导新生组织生长的能力,为大尺寸关节病变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大面积深层病变软骨关节病变位置的生理结构与力学环境的分析,以及多材料复合关节支架的仿生制造与手术方案是治疗方案开发的难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多材料关节支架的仿生设计与制造技术和植入方法.以诱导组织生长为导向,选择聚乙二醇凝胶(polyethyleneglyco,PEG)、β-磷酸三钙陶瓷(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聚乳酸(polylactide,PLA)等生物材料开发新型支架;以羊膝关节为研究对象,通过反求工程、有限元分析和3D打印技术,利用有限的影像学数据信息,建立膝关节模型和易病变软骨区域;基于支架生理结构特征与关节缺损区机械承载能力的映射关系,建立大块仿生骨软骨支架的结构与稳定性固定结构.实验证明该支架在置换初期较好地恢复了缺损关节的力学环境.所提出的方法和支架有望为大面积骨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2012,(17):1605
红细胞输注是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全世界范围内,每年采集大约7500万单位的全血(3400万升),用于血液成分制备和输血.尽管采集量逐年增加,但因血液采集、制备、储存和生物(免疫)等方面的问题,目前  相似文献   
13.
生物材料:—材料科学的热门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使用日产F-20S冻干器对7种生物材料(猪肝、蛋黄、蛋清、牛奶、马铃薯匀浆、丁香花粉和70%葡萄糖溶液)进行脱水进程的测定。实验证明材料的脱水率与材料原始含水量无关;进程曲线呈较平滑抛物线;在脱水初始阶段,同种材料的各重复间脱水率不同,而在后期则渐趋一致。  相似文献   
15.
16.
对玉米浸出液、西红柿汁和大豆黄浆水等六种生物材料对双歧杆菌的促生长作用和其在上述物质培养基质中的生长性状加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浸出液、西红柿汁等四种生物材料的促生长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第7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7th World Biomaterials Congress)于2004年5月17日~2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本次大会旨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材料科学家、医学工作者和其他相关组织就生物材料的制备、应用和评价进行科技协作,着重就生物材料、外科植人物、假体、人工器官及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研讨。  相似文献   
18.
组织工程用β-磷酸三钙/聚乳酸支架材料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β-磷酸三钙/聚乳酸(PLLA)叠层复合支架在体外37℃生理盐水中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孔径为100-400μm、孔率在60%-70%以上;复合材料的降解环境酸度维持在近中性,而纯聚乳酸为3.0左右;复合材料失重百分离介于纯聚乳酸和β-磷酸三钙之间,在16周内达20%;随降解时间延长,复合材料力学强度下降、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减小;降解过程中Ca^2 浓度在12周达最大,为0.002mol/L。证实该材料理化特性适合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多孔生物β-Ca3(PO4)2降解材料的研制工艺,同时结合动物实验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这种材料的结构特点及有关性能进行了讨论。所研制的材料中含有大量的气孔,其孔径大概为300-500μm。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材料植入体内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及降解性能。当材料植入动物内二个月内,与宿主骨之间的间隙完全愈合,但外形及密度变化不大。植入6个月后,两端的新骨向中心区生长,材料开始降解,边缘出现不整齐状。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所制材料在动物体内的降解过程。关于β-Ca3(PO4)2陶瓷的生物降解机理,目前还没有统一认识,可以认为:材料在动物体内降解是由于细小晶粒被生物细胞吞噬的结果。同时,化学沉积是材料降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材料的降解是从玻璃连结相开始突破的,其过程可以描述为:当材料植入动物体内后,骨组织沿材料孔隙长入,同时连结晶粒的玻璃相在体液作用下发生水解,并伴随晶相颗粒的分离。分离过程中小晶粒被生物细胞吞噬,残留大量晶粒在组织液中存在Ca3(PO4)2 ←→3Ca^2 2PO4^2-溶解出的一部分Ca^2 随体内代谢出体外,另一部分在体液与血清作用下沉积在新生骨上。由于大晶粒难以被细胞吞噬,溶解度相对又较小,最后则以分离的形式残存下来。交界处新骨中Ca含量较高正是化学沉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生物型复合式气管替代物的设计新理念,所研制的生物材料人工气管是一种复合式结构,合理整合了无孔型和有孔型人工气管的优点,在防止假体滑脱、移位、漏气、网管裸露、塌陷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普通X线下可以显影;同时赋予了人工气管以生物活性,在促进组织再生和新骨形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构建的动物模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对人工气管理化性能和生物学特性的需求,较好地反映了人工气管假体与机体的愈合过程及并发症的发生与转归,为进一步开展胸段气管和隆突置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可行性,同时也为该人工气管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气管重建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