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20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83篇
教育与普及   2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0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细菌降解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驯化富集培养,从煤气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能降解氰的菌株,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该菌对氰有较高忍受能力,降解氰的最适条件为:充分曝气供氧;温度为35℃,PH=9.0;在条件下,培养液中氰的浓度为10.89mg/L时,摇床振荡培养35小时,氰的降争率可达61.9%。  相似文献   
52.
生物光色材料细菌视紫红质(bR)分子的光循环具有两个主要光活性态-基态B(568nm)和最稳中间态M(412nm)。用它们吸收带波长的光照射bR将分别引起分子的异构(B→M)和复构(M→B)光反应。本文首先研究了化学增强bR膜的互补调制饱和吸收,即多光束照射引起B、M各态粒子数比例变化,多光束之间互补调制输出光强。研究发现,当568nm和412nm双光束同时入射长M态寿命的bR膜时,存在阈值光强I  相似文献   
53.
应用新型显色基质法鲎试验(NCLA)测定41例肺部革兰阴性(G^-)细菌感染患者)G组);32例肺部非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患者(非G组);42例无细菌感染的肺病患者(无感染组)的血浆内毒素浓度、并与100例健康者(对照)比较,G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非G组及无感染组(P均〈0.01)。提示新型显色基质法鲎试验有助于肺部G细菌感染作出快速,灵敏的诊断。  相似文献   
54.
用圆滤纸片法和浓度稀释法测定了含硫席夫碱配体 :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乙醛酸缩氨基硫脲、安息香缩氨基硫脲及其Cu(II)配合物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杀菌活性 .实验发现 ,配合物的杀菌活性优于配体的杀菌活性 .  相似文献   
55.
本实验对苦瓜原液、余液及其蒸馏液在肉类食品防腐作用上进行了研究。对其40d保存时间的观察和细菌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苦瓜原液及余液对肉类食品有明显降低细菌总数、延长保存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并随浓度增高,效果加强(rs=0.9643,P<0.01)。苦瓜蒸馏液可能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相似文献   
56.
为节省筛选抗生素的工作量,减少重复筛选率,本实验以常规筛选模型中的指示菌为出发株,经物理化学诱变,筛选出七支突变株,它们对临床上最常用的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醇类,大环内酯类和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显著不同,可构成一抗生素筛选模型。经检验证明通过这一模型能初步判别微生物所产抗生素的类群。  相似文献   
57.
光合细菌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1995年4月24日~5月8日,在登高岛盐场育苗场50m^3,水体育苗池,进行了用几株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S.P.)混合菌液作为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苗期水质净化剂及辅助饵料,取得了明显效果,育苗池水透明度提高约20cm,幼体挂脏率下降50%,变态提早1d左右,且多产仔虾百万尾。  相似文献   
58.
加工番茄促生拮抗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加工番茄病害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的问题,进行了促生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促生和抑菌效果的研究.从新疆各加工番茄主产区采集健康加工番茄植株根际土壤164份,共分离纯化得到细菌及放线菌分离物1029个,经室内一次筛选和二次筛选得到54株对番茄立枯丝核菌具有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促生试验表明,这54个细菌菌株中有6株细菌能提早加工番茄种子的发芽时间和提高加工番茄的发芽率,并对发芽后植株的株高、株鲜重和地上部干重的提高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盆栽接菌试验表明,有5株拮抗菌防治立枯病的效果较好,其中SL-23菌株的防治效果为46.96%,优于五氯硝基苯拌种的防治效果.5株拮抗细菌都对病原真菌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病原细菌番茄细菌性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有较强的抑制生长的作用,抑菌谱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59.
以汾河水域太原段水体为监测对象,共选取6个采样点,测试了各采样点的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分离了99株好氧异养菌,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出了质粒菌的比例.结果表明:质粒检出率与水体的污染程度密切相关,在清洁河段中,质粒检出率为5.97%,而在污染段质粒检出率达到25%.通过相关分析得出,质粒检出率与水体COD呈极显著相关,与水体总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氮呈显著负相关,与水体中铁离子和总磷的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60.
抗番茄青枯病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室内防效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番茄体内分离到了93株内生细菌。采用含菌平板抑菌圈测定法,筛选出了3株对番茄青枯菌具有较强拮抗力的细菌菌株ZB—1、ZB-2和ZB-6。温室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菌株ZB-6对植株进行预处理后,番茄青枯病防病效果可达63—65%,说明该菌株对番茄青枯病发生具有较好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