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郑州地铁1号线新郑州大学站1、2号出入口通道暗挖段为工程实例,着重介绍CRD法浅埋暗挖小导管超前注浆施工工艺,并给出CRD法施工要点和技术措施,目前1、2号出入口通道已经施工结束,未出现任何工程质量问题。因此,在郑州西区地层的CRD法浅埋暗挖施工中,小导管代替管棚能够满足工程要求。该研究成果可为郑州市地铁后续工程和全国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朱斌 《甘肃科技》2014,(9):90-93
主要介绍了城际轨道交通位于富水粉质粘土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中,采用水平旋喷桩进行隔水超前预支护措施,保证隧道开挖安全,为其他类似地层的隧道止水提供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83.
以地铁暗挖车站建设期为研究对象,以生命周期评价为基本方法,基于中点模型中的环境影响科学中心方法,选取全球变暖(GWP)、酸化(AP)、水体富营养化(EP)、非生物资源消耗(ADP)、人体毒性(HTP)、光化学烟雾(POCP)六个中点环境破坏类型,根据地铁暗挖车站的特点,确定地铁车站建设期的目的与范围,建立地铁暗挖车站建设期环境影响评估模型.通过对实际工程的环境影响实例分析发现,二次衬砌在车站主体结构建设期的环境影响中占50%以上;地铁暗挖车站建设期内,各环境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GWP、AP、POCP、EP、ADP和HTP.研究成果为地铁车站建设期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4.
浅埋暗挖法是一种以加固和处理软弱地层为前提,对建设工程实施暗挖施工技术的方法,是建设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近年来,隧道工程施工大多使用浅埋暗挖的方法,这是由于浅埋暗挖法具有机械化程度低、靠人工施工、机动灵活、对工程的适应性强等特点,但由于施工场地地质水文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复杂性、不可预知性,使得常常发生隧道施工风险事故.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人们对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法规的颁布也为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方向.本论述分析了隧道施工风险的特点,研究了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的风险管理,以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85.
城市热力供水工程逐渐由近地层明挖向深地层暗挖转移,通过对北京市两个典型地质热力隧道的现场原位的监测,分析浅埋暗挖热力隧道在非降水施工过程中对于砂卵石地质和粉质黏土地质条件下的初支结构内力、围岩性状、水文特征的变化及对地层的影响.试验监测结果表明,隧道围岩的土压力分布不同,水压力分布相同,初衬钢筋内力分布不同,砂卵石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初衬受力情况较好,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在开挖城市供热、供水及供气等小断面隧道时参考.  相似文献   
86.
结合某热电厂配套热力管线工程的地质情况,分析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坍塌的原因,提出了坍塌的预控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7.
吕纬  白铭海 《科技信息》2013,(10):369-370
广州地铁区庄站位于环市东路和农林下路交叉路口处,为五号线和六号线的换乘站,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其中五号线采用双洞单跨隧道,六号线南段站厅采用双层三跨隧道,为浅埋暗挖大跨隧道,隧道长62.4m,拱顶覆土厚14.2m~16.8m,断面总宽24.208m,总高16.932m,站体主要穿越Ⅵ、Ⅴ、Ⅳ、Ⅱ级围岩,采用中洞法施工,配合大管棚与小导管等超前支护措施,首先用CRD法开挖中洞,待中洞初期支护、临时支护、二次衬砌修建完毕后再对称施作两侧洞。本文介绍了该站施工技术,为类似城市地铁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及借鉴。  相似文献   
88.
大断面浅埋暗挖单洞重叠隧道在国内尚属罕见,本文通过广州轨道交通五号线动物园站暗挖隧道施工实例,对大断面浅埋暗挖单洞重叠隧道开挖施工技术做以介绍,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9.
张旭军 《科技资讯》2008,(13):13-13
北京机场线三元桥车站——出洞口暗挖区间,上跨十号线盾构区间,下穿京顺路,施工中确保既有构筑物不受到损伤成为该段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地质条件、结构几何关系等几个方面研究,确定了合理的施工方案,在随后的施工中,现场严格按照此方案进行操作,安全顺利穿过此段,对既有结构的影响也控制在规定之内。  相似文献   
90.
介绍南京地铁既有建筑物下软流塑隧道的施工技术.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支护技术和相应的监测手段,保证了地表建筑物的安全,为同类城市地铁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