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中原地区某地铁1号线暗挖通道为工程实例,对上部交通流量进行统计分析,测得交通荷载引起地表和通道顶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将重交通动载简化为能反映荷载周期特点、行车速度,以及几何不平顺的激振形式,采用FLAC3D软件对地表和通道顶部的加速度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验证了重交通动载简化表达式和数值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对施工阶段各工况的地表沉降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上部重交通动载引起的附加地表沉降增幅与重车行驶速度基本呈线性关系,因此,在中原地区和国内其他地区浅埋暗挖通道的施工阶段应引起重视,对重交通流量和行驶速度进行合理的限制,制订监测方案时也应适当调整地表沉降报警值.  相似文献   
72.
73.
当前我国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出行人口也越来越密集,尤其是城市上班交通上下高峰拥堵期更是司空见惯,为缓解交通压力,减轻人们出行负担,城市在进行各种天桥架设工程的同时,还会采取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来扩大交通通行潜力,然而后者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引起地表塌陷,从而给城市交通建设造成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该文主要对引起地表塌陷的工程施工地表沉降地质状况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有效预防控制地表塌陷的施工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74.
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起点至物资学院站区间盾构接收井横通道开挖跨度15.6m,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二衬施工时,临时中隔墙支撑拆除安全风险很大。本工程采用保留部分临时工字钢支撑,在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二衬施工,减少了隧道变形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隧道上方管线安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提供了一套适用于复杂环境下地铁暗挖大断面隧道二衬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5.
矿山法施工的地铁区间隧道,当地质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深孔注浆及加密超前小导管等措施,控制地表建筑物沉降、以及保证区间隧道施工质量。本文重点介绍了深孔注浆技术在广州地铁某区间浅埋暗挖隧道中的设计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6.
超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具有复杂性,必须对各个施工环节加以严格的控制。基于此,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分析了超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保障工程的总体质量。  相似文献   
77.
针对地下地铁人行通道暗挖施工对近邻多管线扰动影响问题,依托南昌地铁3号线邓埠站1号出入口人行通道暗挖工程,采用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通道暗挖施工扰动作用下近邻多管线的力学特性,总结关键因素对管线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通道暗挖下近邻密集管线影响分区计算方法与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结合Peck曲线分布规律确定出以控制值的60%与20%作为强影响分区、弱影响分区、无影响分区的阈值;采用多元非线性函数进行拟合得出的线竖向位移与多因素的关系函数,对影响分区划分效果较好;建立的地铁隧道暗挖对近邻密集管线强弱影响分区方法,可通过有效的措施将密集管线强影响区转变为弱影响区和无影响区,进而保障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8.
潘茜 《甘肃科技》2012,28(13):98-99,88
结合工程实际,详细论述了单洞多层暗挖通道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并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通道沉降的主要因素,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以昆明地铁呈贡北站1号、2号出入口浅埋暗挖工程施工为背景,介绍了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原理、施工工艺及方法,总结了该工程浅埋暗挖施工经验,可为以后城市地铁施工中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0.
二重管无收缩双液注浆技术(WSS)是浅埋暗挖含水砂层隧道施工中的一种有效的预加固技术。文章研究了该技术在浅埋含水砂层隧道开挖中的加固机理,以广州地铁5号线珠江新城至猎德段隧道为例,利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对隧道开挖后的变形情况及塑性区进行模拟,分析了有无预加固措施对拱顶地面沉降的影响,认为二重管无收缩双液注浆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含水砂层围岩的变形和地表沉降,减少隧道初期支护的变形和受力,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有限差分程序FLAC 3D在实际隧道工程分析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