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0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过真空热压法制备出铝铜金属间化合物微叠层复合材料,研究了保温时间、热压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成形过程的影响.采用SEM对结合界面进行显微形貌观察,利用EPMA表征界面处元素分布,确定出扩散层的数量和种类;通过显微硬度测试分析结合界面处的硬度分布.另外,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铝铜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导电率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随热...  相似文献   
42.
激光熔覆-激光气体氮化方法制取TiCN-TiN复合熔覆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500W YAG脉冲激光作为辐射源,TiCN粉末为熔覆材料,高纯N2气作为氮化元素和保护气体,利用激光熔覆-激光气体氮化(LC-LGN)方法,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制备了以TiCN和TiN为主的复合熔覆层.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TiCN-TiN复合熔覆层成分的影响.对熔覆样品进行了XRD物相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和脉冲宽度一定的条件下,脉冲频率、扫描速度是影响TiCN-TiN复合层形成的主要因素.合适的工艺参数组合为:脉冲频率为15 Hz,脉宽为3.0 ms,扫描速度为2.0 mm/s.扫描速度小于2.0 mm/s时,熔覆过程中氧化现象严重,而高于2.0 mm/...  相似文献   
43.
采用相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组织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力学性能检测(显微硬度)等结合的方法,对单辊旋铸法制备的快速凝固Al-6.87Fe-3.95Ce合金薄带的急冷态和退火态进行相变与热稳定性能的分析.亚稳相Al10Fe2Ce和平衡相Al13Fe3Ce的晶格参数以及晶格结构已被确定.棒状的亚稳相Al20Fe5Ce也在TEM中被观察到.稳定相Al13Fe3Ce是亚稳相Al10Fe2Ce和Al20Fe5Ce经过热处理后不完全转变而形成.结果表明:在退火处理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明显的析出相出现,并且出现了长大趋势;显微硬度也随退火温度变化而变化,在340℃出现最高峰值,说明该合金在340℃能保持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在Cu-9.5Ni-2.3Sn合金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5%的Si后对该合金铸态及时效态微观组织、电导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5%的Si后,合金出现发达的树枝状晶体,且有Ni2Si、Ni3Si、Ni3Sn和Ni4Sn相出现.经400℃×4 h时效处理后,Ni2Si、Ni3Si相的析出使得合金得到强化.合金电导率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提高而升高,硬度在时效初期随时效温度的提高和时效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430℃时效2 h和在400℃时效8 h得到峰值,较佳时效工艺为400℃×8 h.  相似文献   
45.
采用大气熔铸工艺制备不同Co含量的Cu-0.2Be-XCo合金(X=0、0.5%、1.0%,质量分数),采用维氏硬度计、金属电导率测试仪及金相显微镜对合金的性能及组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Co含量的增加,铸态Cu-0.2Be-XCo合金的中心等轴晶区域逐渐扩大、粗大柱状晶区域减小,晶粒明显细化;Co的添加提高了铸态合金硬度,但同时降低了导电率,Cu-0.2Be-1.0Co合金的硬度较Cu-0.2Be合金增加23.5%,而导电率降低39.9%.合金经950℃×1 h固溶+460℃不同时间时效后,Cu-0.2Be合金导电率及硬度随时效时间基本不发生变化,Cu-0.2Be-0.5Co合金及Cu-0.2Be-1.0Co合金导电率及硬度在时效初期(0~2 h)急剧升高,中期(2~4 h)缓慢增加,后期(4~8 h)趋于稳定.时效态Cu-0.2Be-0.5Co合金的综合性能较佳,经460℃×2 h时效,导电率为57.1%IACS,硬度(HV)为243.  相似文献   
46.
采用JSM-6480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Wilson Tukon 1102维氏硬度计研究了时效处理对17-7PH不锈钢微观组织和维氏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7-7PH不锈钢经过0 ℃/30 min深冷处理后,在560 ℃进行时效处理,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维氏硬度逐渐降低,未进行时效处理时的维氏硬度最高,为481;-73 ℃/8 h深冷处理后,再510 ℃/30 min时效处理,达到峰值时效硬度,维氏硬度为500,继续延长时效时间,维氏硬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7.
采用激光金属沉积技术制备TC4钛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等分析TC4钛合金成型件的物相结构、组织形貌、缺陷裂纹、维氏硬度,以研究打印过程中的激光功率和扫描速率对TC4钛合金组织及缺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沉积态TC4钛合金以密排六方结构的α相为主,存在少量的体心立方结构的β相,主要含有细针状、片层状组织。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TC4钛合金的缺陷逐渐减少。随着扫描速率的升高,柱状晶的宽度和熔覆层间距逐渐减小。激光功率为550 W、扫描速率为600 mm/min时,TC4钛合金的最大维氏硬度达到409。  相似文献   
48.
45钢存在耐磨性能及耐蚀性能较差等问题.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CoCrFeMnNiMox(x=0.00, 0.25, 0.50, 0.75, 1.00)高熵合金涂层,研究了Mo元素对高熵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CrFeMnNiMox高熵合金涂层由单一的面心立方(FCC)固溶体组成.含Mo元素涂层微观结构为典型的枝晶和枝晶间结构,这是熔池在凝固过程中的非均质形核现象导致的.涂层的显微硬度随x值的增大而升高,其中Mo1.00涂层硬度最高为2.391 GPa,定量计算表明固溶强化是显微硬度提升的主要原因.随着Mo质量分数的升高,磨损机制从黏着磨损演变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其中,Mo1.00涂层具有最低的体积磨损率(0.68×10-4 mm3/(N·m)).根据点缺陷模型理论分析了涂层钝化对耐蚀性能的影响.添加Mo元素提升了涂层钝化行为的脱水速率,使得氧化物层变厚,进而提升了涂层的耐蚀性.涂层的腐蚀机制为晶间腐蚀,Mo0...  相似文献   
49.
布莱克 (F .Black)和迈伦·斯科尔斯 (MyronSc holes)于 1 973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期权定价和公司负债”一文 ,而罗伯特·默顿(RobertMerton)同年发表了“期权定价理论” ,其登载于《贝尔经济和管理科学杂志》上。这些文章的发表是不容易的 ,因为文章所包含的某些观点与那时流行的和公众所掌握的关于金融工具定价的信念相冲突。然而 ,过了 2 0多年之后 ,在 1 997年斯科尔斯和默顿因为这方面的工作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而布莱克在此两年前因病逝世。在 2 5年期间 ,由于布莱克—斯科尔斯模…  相似文献   
50.
文章简要介绍了压片工艺制粒过程和制粒方法,通过5组实验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归纳,分析了润湿剂添加量,搅拌有效工作时间、颗粒含水量和压片工作压力4个工艺参数对压片片重和硬度的影响,并考察了工艺参数与颗粒特性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压片工作压力对压片硬度影响最大,颗粒含水量和搅拌有效工作时间次之;压片工作压力的大小与润湿剂添加量对崩解时间影响较大;压片工作压力和润湿剂添加量任何一项增加时,都会使崩解时间增加;搅拌有效工作时间和润湿剂添加量对压片重量的影响明显,影响原理也基本相同:颗粒含水量对压片重量的影响不大,主要原因是颗粒直径小的粉末产生静电,颗粒的流动性变小,进而使压片重量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