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0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探讨了各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所获得的各种组织状态对40CrMnMo钢的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调质状态的冲击韧性较高,但硬度偏低;而等温下贝氏体组织状态,硬度较高,冲击韧性适中,对于承受较小冲击载荷而要求有较高硬度的零件,应以下贝氏体组织状态最佳.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就五种皮辊硬度、四种加压进行试验,以成纱乌斯特仪测定结果作为考核依据,重点测定了皮辊动态握持力、钳口变形量.对握持力作了理论推导,计算结果与测定值基本符合.对皮辊硬度、加压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作了理论探讨,发现软皮辊握持力不匀率小,最小握持力大,握持稳定性好;钳口变形量大,浮游区长度短,纤维变速点集中,移距偏差小;弹性变形大,对单纤维控制能力强,能掩盖皮辊的轻微中凹和结构、表面特性的不均匀性,故其成纱质量优于硬皮辊.成纱CV%值与皮辊硬度、皮辊握持力不匀率成高度线性相关.因此,文中指出测定皮辊动态握持力,一定程度上可估计皮辊的纺纱性能和工艺配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3.
通过钢材的碳当量(CE)和焊接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通常取800~500℃的冷却时间t8/5来代替)预测HAZ的最大硬度(Hmax)为分析材料焊接性的便捷途径。现有文献已经提供了不少CE、t8/5以及Hmax的公式或图解方法。由于这些公式或方法都是针对一定的材料并且是在一定的试验方法和焊接条件下建立,因而在应用上存在着局限性。本文根据对9种低合金结构钢的试验结果,说明在不同CE范围内,Hmax与t_8/5有着不同的关系,并根据测得的数据对t_8/5的3种图解方法和2种计算公式以及Hmax的7种计算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Uwer和Degenkolbe提出的t_8/5计算公式和百合冈信孝-3Hmax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4.
代正辅  仲生元  蒲忠汶 《甘肃科技》2012,28(19):26-27,46
针对渤海物装兰州石油化工机械厂某些批次的GH2132合金热处理后硬度低于工艺要求的现象,从合金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以及热处理制度方面分析了导致GH2132合金热处理后硬度偏低的原因。提出了在热处理操作过程中,淬火加热时装炉量过大和淬火采取整盘入油,导致处于料盘心部的棒料由于保温时间不足和淬火时冷却速度过慢,γ’相没有完全固溶于γ相之中,为时效埋下了隐患。时效时同样由于装炉量过大(同淬火加热装炉量)心部棒料保温时间仍显不足,致使γ’相的析出量、析出状态、分布达不到要求,导致时效后硬度偏低。  相似文献   
125.
Q235钢表面激光熔覆Cr_7C_3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美红 《科技信息》2012,(5):111-112,133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将摩尔比为91:9的Cr、C合金粉末制备于Q235钢表面。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硬度分析仪分析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结构及截面的显微硬度。试验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2500W和扫描速度为2.5mm/s时,熔覆层与基体的冶金结合较好,同时可获得无裂纹、无孔洞且表面平整的涂层。  相似文献   
126.
朱剑 《科技信息》2012,(2):458-458,460
根据布氏硬度测量原理,使用不同测量标尺在标准硬度块上进行试验比对,分析金属材料布氏硬度不同测量标尺间的替代应用关系。  相似文献   
127.
研究了La加入量为0.3%时,铜质量分数(0.3%,0.8%,1.3%,1.8%和2.5%)对共晶铝硅合金(Al-12.6Si)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a的加入量为0.3%时,共晶硅由片状和针状变为点状和短棒状,达到了完全变质的状态.随着铜加入量的增加,合金中的Al2Cu相的数量增多、尺寸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逐渐增大,延伸率有所下降;当Cu加入量为2.5%时,Al-12.6Si-2.5Cu-0.3La合金的抗拉强度为241.4MPa,延伸率为4.82%,硬度为83.9HV,与Al-12.6Si合金相比这些力学指标分别提高了58.1%,41.8%和30.9%,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8.
运动鞋鞋底硬度会影响缓冲性能和保护作用,进而影响穿着者的运动表现。通过分析9名跑者分别穿着7种不同鞋底硬度运动鞋跑步时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探析鞋底硬度对鞋缓冲性能和防损伤性能的影响,为运动鞋的设计与制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鞋底硬度的增加,跑步着地时足外翻和外旋的程度增大,进而增加损伤几率。足着地时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第一峰值力不受鞋底硬度的影响。30°和40°是较理想的鞋底硬度,缓冲效果较好,同时可以降低足部过度运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9.
采用辉光离子渗N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球阀进行表面氮化处理,改变其表面结构,提高表面耐磨性.选取三组离子渗N的温度,分别为400、440、480 ℃,渗N时间设置为12 h.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表面综合测试仪对渗N改性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渗N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和耐磨性.渗N温度为400 ℃时,渗N改性层最薄,耐磨性最差,480 ℃时渗N改性层最厚、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0.
熔覆层性能难以满足特定的工艺要求,已成为限制激光熔覆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鉴于此,在45号钢基体上制备出原位生成NbC增强YCF102熔覆层,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通过XRD,SEM和EDS对其微观形貌及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对其显微硬度及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功率的改变对激光熔覆过程中原位反应的反应程度有显著影响,过大或者过小的激光功率均会对原位反应的发生起到抑制作用;YCF102熔覆层中原位生成的NbC颗粒的主要形态为四边形和花瓣形;当激光功率为525W时,原位生成NbC增强YCF102熔覆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及良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