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86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891.
为探讨适用于糟朽柱根的有效加固方法,提出了采取CFRP布代替铁箍来包镶加固古建木柱柱根的方法.制作了6个模型,其中部分模型考虑柱根糟朽,并采用CFRP布进行包镶加固.采取静力加载试验方法,研究了CFRP布包镶加固前后木柱的轴压受力性能.基于试验结果,获得了木柱的力-变形曲线、力-应变曲线、极限承载力及延性性能,讨论了CFRP布包镶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CFRP布包镶加固柱根后,木柱极限承载力可恢复81.4%~92.4%左右,延性性能恢复87.3%~95.8%左右,水平及竖向峰值压应变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当CFRP布包镶层数为3层时,木柱柱根加固效果最明显,但加固后的木柱承载性能略低于完好木柱.  相似文献   
892.
拉杆转子由于加工和装配工艺误差会引入几何与接触非线性特征,针对非线性模型描述不全面、不精确的问题,结合转子动力学方法和有限元方法,首先建立转子动态平衡方程,将包含有多种接触变形因素的刚度项以未知函数来表示;提出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对转子细观结构进行参数化表达,以螺栓预紧不均匀和轮盘质量偏心夹角作为非线性接入因子和刚度函数的自变量,建立参数空间;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参数空间下的转子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建立起从细观结构特征到宏观非线性刚度特性的映射关系,得到了稳定工作状态下,拉杆转子在参数空间上的宏观位移特性以及宏观非线性刚度特性,拟合出刚度函数,建立了既体现细观结构影响,又可用于动态分析的宏观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93.
在海洋工程设施的开发过程中,很多生产项目的进展都受限于施工场地资源。为了解决公司建造场地滑道资源紧缺的现状,通过对生活楼建造工艺的研究,创造性地将组块上面的生活楼挪到场地反向建造,再翻身吊装上组块,极大地缩短了组块在滑道上建造的时间,从而缓解滑道资源紧缺的局面。为实现这一建造工艺的优化,重点是要分析整个翻身吊装过程不利工况的受力问题,通过SACS软件进行整个翻身吊装过程的模拟,计算出吊装过程中的结构强度和变形是否满足要求,进而决定其是否可以应用于实际。  相似文献   
894.
为提高弯曲型耗能梁塑性变形能力,提出一种带骨式削弱的弯曲型耗能梁K形偏心支撑结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削弱起点a、削弱深度c及耗能梁加劲肋间距等关键设计参数对带骨式削弱的弯曲型耗能梁K形偏心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削弱模型与Base模型之间的承载能力、刚度及耗能能力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当削弱起点a取值在2hf~3hf之间、削弱深度c取值在2tf~4tf之间及加劲肋间距为0.7bf左右时,削弱模型与Base模型各性能指标相差不大。带骨式削弱设计及加劲肋间距能够使耗能梁端部翼缘更大区域出现弯曲塑性变形,提升耗能能力,为后续进行弯曲型偏心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5.
为研究矩形钢管偏心相贯梁柱节点的平面内抗弯性能,完成了节点的平面内抗弯承载性能试验,得到其承载力和破坏模式,并通过有限元参数分析对理论式进行改进,结合回归分析,建立节点平面内抗弯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式. 结果表明,节点的破坏模式为主管翼缘管壁屈服与腹板压屈的组合破坏. 加劲肋可有效提高矩形管偏心相贯梁柱节点的抗弯承载力. 通过参数分析,得到了梁柱翼缘宽度比、梁截面高度与柱翼缘宽度比、柱截面管壁宽厚比、梁柱截面壁厚比等参数对矩形管偏心相贯梁柱节点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梁高以及增大柱壁厚对于提高承载力最为有效. 最后拟合得到矩形管偏心相贯梁柱节点的承载力计算式,通过和试验结果及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计算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96.
GFRP-ECC-钢管组合空心柱(EDSTC柱)是利用GFRP管和钢管组成模具,并在GFRP管和空心钢管之间直接浇筑ECC而成的一种新型组合柱结构.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空心率对EDSTC柱轴压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空心率对EDSTC柱的轴压性能和抗震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随着空心率的增加,EDSTC柱的刚性、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和抗震性能均逐渐降低,延性则逐渐增加;EDSTC柱的破坏最先出现在柱体的中部,因此在设计中应注意对EDSTC柱进行中部加固,并选择适当的空心率,以提高EDSTC柱的轴压性能和抗震性能.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优化EDSTC柱的设计和应用,提高其在工程领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97.
由配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Reinforced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RU)圆管与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芯柱组成的RU-NC柱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 为探讨RU-NC组合短柱轴压性能与承载力计算方法,以UHPC圆管壁厚、箍筋间距和钢纤维体积掺量为参数,开展了RU-NC组合短柱轴压试验,同时进行了由超高性能混凝土(U)圆管与普通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芯柱组成的U-RC组合短柱对比试验. 在此基础上,基于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开展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RU-NC组合短柱轴压受力全过程分为弹性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钢筋屈服阶段,RU圆管与螺旋箍筋均对核心混凝土具有一定约束作用,组合短柱破坏模式为RU圆管与核心混凝土被压溃、螺旋箍筋拉断;与U-RC组合短柱相比,将钢筋笼从核心混凝土移至UHPC圆管的RU-NC组合短柱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和延性以及更高的极限承载力;随着UHPC圆管壁厚和UHPC抗拉强度的增加,RU-NC组合短柱承载力大致呈线性增长趋势;随着箍筋间距的减小,承载力呈非线性增长趋势;采用现行规范与已有文献算法无法精确计算RU-NC组合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基于RU圆管约束混凝土的理论分析,提出了RU-NC组合短柱轴压承载力算法,计算值与试验结果比值的均值为0.984,方差为0.005 3,精度较高,可为将来该新型组合结构的设计与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98.
为研究预制拼接槽型UHPC柱在受压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开展2根整浇UHPC柱及14根预制拼接槽型UHPC柱在不同拼接形式、不同偏心受压方向及不同偏心距下的轴心或偏心受压试验研究. 通过考察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破坏形态、轴向及侧向变形性能,研究了拼接方式、偏压方向和偏心距对其静力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延缓了UHPC的开裂,增强了试件的变形能力,但预制拼接槽型UHPC柱在轴压和小偏压荷载下仍表现出明显脆性破坏特征;在该试验中,偏压柱的破坏形态主要为小偏心受压破坏及大偏心受拉破坏;在相同偏心距下,不同拼接形式、不同偏心受压方向的柱体破坏形态及承载能力表现趋于一致;在相同尺寸与配筋下,预制拼接槽型UHPC柱承载力随偏心距的增加而减小. 最后,通过对比试件承载力试验值和我国现行规范理论计算值,定性地指出了现行规范的局限性. 本文试验数据可为预制拼接槽型UHPC柱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9.
为研究纤维网格高延性混凝土(TRHDC)加固砖柱的受压性能,进行了8组砖柱的受压试验;基于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和加固面层横向拉应变,分析了不同加固方式、偏心距、纤维网格种类和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TRHDC面层能够提高砖柱的整体性,改善其脆性破坏特征;砖柱承载力随玻璃纤维网格层数的增加而增大;由于碳纤维织物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其约束效果优于玻璃纤维网格高延性混凝土;TRHDC面层的约束效果随着偏心距的增大而降低. 评估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相关文献中的分析模型在预测TRHDC加固砖柱抗压强度及应变方面的适用性,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00.
为了分析轮毂电机偏心对电动汽车平顺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轮毂电机质量和轮毂电机激励的电动汽车平面4自由度振动模型,推导出相应的状态方程和输出向量表示,确定了平顺性评价指标.采用滤波白噪声方法建立了随机路面前轮激励,将Laplace变换和4阶对称Pade逼近相结合获得了随机路面后轮激励与随机路面前轮激励的关系,给出了典型的四相8/6极开关磁阻电机整体垂向激励的表示.实现了随机路面激励和轮毂电机激励的仿真,在B级路面上进行了4种工况的随机路面平顺性仿真和比较.结果表明,轮毂电机偏心对随机路面下电动汽车平顺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设计电动汽车时需要考虑轮毂电机偏心引入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