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3篇
丛书文集   67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0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以磷钨酸、草酸铵、二氧化钛三种物质组成三元混合光催化剂体系,用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表征该体系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磷钨酸、草酸铵和二氧化钛三种物质的组合,能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形成一个光催化活性较高的催化剂体系.其活性与溶液pH值、各组分的质量比等因素有关.对于100 mL初始浓度为10 mg/L的甲基橙溶液,在pH=2.18,催化剂组分磷钨酸、草酸铵及二氧化钛用量分别为80 mg/L、200mg/L和350 mg/L时,光照100 min后,降解率达到99.21%.  相似文献   
992.
A photoanode structure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has been applied into the photocatalytic/electro- chemical cooperativ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solu- tions. The low eutectic point of titanium dioxide (TiO2) with a fluorine-doped tin dioxide (FTO) conductive layer results in a high reactivity of TiO2 for the photocatalytic process as well as a good electron transfer for the elec- trochemical process. The porous TiO2 layer maintains a large surface area for the degradations. Through the com- binational process, the degradation velocity was improved by - 36 %, compared to a pure photocatalytic process.  相似文献   
993.
用活性炭吸附、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处理酸性红G染色废水.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活性炭用量、吸附时间、二氧化钛用量、紫外灯照射时间对酸性红G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使用活性炭吸附,在20mL浓度为5.26×10^-5mol/L的废水中加0.8g活性炭,搅拌30min,废水中酸性红G去除率达97.1%.若用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则在20mL相同浓度的废水中加二氧化钛0.05g,在300W紫外灯下照20min,废水中酸性红G去除率为99.2%.  相似文献   
994.
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光催化剂TiO2去除甲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技术(NTP-P)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中的甲苯气体,考察了在等离子体光催化体系中添加O2、Ar情况下,该体系去除甲苯的作用机理,包括反应机理及宏观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发射紫外光的氮等离子体场(NTP-P-O2/N2)中和发射可见光的氩等离子体场(NTP-P-Ar)中,TiO2均能提高体系的甲苯去除率,说明等离子体场中产生的紫外光和高能电子均能激活光催化剂TiO2;NTP-P-Ar体系中的甲苯去除率较NTP-P-O2/N2体系中的约提高5%,说明等离子体场中高能粒子对甲苯降解性能的影响要强于紫外光的影响.文中还采用经典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体系降解甲苯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对该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95.
利用循环伏安方法,从5.0mmol/L的硫酸锰溶液中在覆有纳米TiO2膜的导电玻璃上电沉积出MnO2.电化学分析显示,纳米TiO2薄膜上电沉积出的MnO2粒径均匀,该复合膜有较好的循环性能,且其质量比电容值(144.6F/g)明显高于电沉积有MnO2的导电玻璃.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铂铬共掺杂纳米TiO2薄膜,并用AFM、XRD、UV Vis等对薄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铂铬共掺杂TiO2薄膜粒径约为32 nm;厚度为290 nm左右时,薄膜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在2.5 h达到95%左右;共掺体系的最佳掺杂量为n(Cr)∶n(TiO2)=0.4%, n(Pt)∶n(TiO2)=0.03%, 此时TiO2薄膜对亚甲基蓝有良好的降解效果,优于同等条件下制备的纯TiO2薄膜和铂、铬单掺杂TiO2薄膜。  相似文献   
997.
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具有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特殊性能,在环境保护、化工、医疗卫生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以乙醇为溶剂,未添加任何添加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中性环境下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粉末,通过XRD图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探讨了试剂的配比、煅烧温度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钛晶型转化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PVA/TiO2杂化膜制备及其固定化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正丁酯(TBT)为无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VA/TiO2杂化膜,并将其作为载体固定化过氧化物酶,探讨了PVA质量分数、pH值,以及VTBT∶V正丁醇对反应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红外光谱检测分析表明杂化膜材料有新键形成,当掺杂TiO2的比为1%时,杂化膜的抗张强度有所提高;固定的过氧化物酶贮存和温度稳定性有所改善,且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9.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双元素镧和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TG-DTA对其前驱体进行分析,用XRD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双元素镧和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比纯纳米TiO2粉体光催化效果好.其中掺铁1%、镧0.5%的纳米TiO2在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30 min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00.
掺杂修饰TiO2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消除甲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化-乙醚法合成了H2As12O40(AsW),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催化剂(TiO2,TiO2-AsW,TiO2-CeO2,TiO2-ZrO2、TiO2-ZrO2-AsW、TiO2-CeO2-AsW),并用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表征.以甲醇消除反应为模式反应评价催化剂在紫外光照下的光催化性能,考察了制备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体系流速为2 mL·min-1甲醇的初始浓度为11.7g·m-3时,ZrO2掺杂量为0.15%时,TiO2-ZrO2(0.15%)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消除甲醇达97.6%.CeO2掺杂量为0.2%时,TiO2-CeO2(0.2%)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好,甲醇消除率达到99.2%,均优于TiO2(96.3%),达到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三组分TiO2-CeO2(0.2%)-AsW(0.1%)和TiO2-ZrO2(0.15%)-AsW(0.1%)复合催化荆在相同条件下催化相同浓度的甲醇时消除率分别为78.8%和86.6%.当初始浓度降为6.8 g·m-3,甲醇在TiO2-CeO2(0.2%)复合催化荆上的消除率达到100%.图6,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