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碎屑锆石U-Pb定年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物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连哈比尔尕山山前断褶带是准噶尔南缘前陆盆地和北天山造山带的重要结合部位,从该区采集了4件中生界中的砂岩样品,用LA-ICP-MS方法对其中的250个锆石颗粒进行了U-Pb年龄测定.根据锆石的矿物学特征、CL图像特点以及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结合古水流条件的约束,对其沉积物源和构造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锆石形成年龄的范围在170~2 886 Ma间.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是(170±1)Ma,说明这套地层不老于中侏罗世;最古老锆石的年龄峰值为2 200~2 900 Ma和1 000~1 600 Ma,源区应为天山在燕山期造山后已有古老基岩的剥露区;290~310 Ma和400~410 Ma的锆石,物源可能包括两部分:伊山为主和部分来自南部的中天山地区;碎屑锆石中出现170~200 Ma的年龄峰值,表明晚侏罗世北天山及盆地南缘发生了较明显的隆升和剥蚀作用,判断其物源为天山北坡.  相似文献   
42.
中全新世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判别函数、Eu异常与稀土元素总量关系(δEuN-ΣREEs)图解以及物源定量识别方法,对位于浙闽沿岸泥质带的EC2005孔常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进行分析,利用14C测量加速器质谱仪(AMS14C)进行年龄测定,探讨东海内陆架EC2005孔泥质沉积物来源。结果表明:EC2005孔泥质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江,其平均贡献量为93.7%,没有识别出黄河物质;历史时期黄河物质可以影响到29°N甚至于更为偏南的区域(南界为27°25’N),台湾海峡西北部则可以接受台湾物质的输入;浙闽沿岸泥质区物质来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3.
松辽盆地两井孤店地区泉头组四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通过岩芯观察、粒度分析、重矿物以及测井曲线形态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两井孤店地区泉头组四段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沉积体系,来自东南和西南的两大水系同时对该区供应沉积物源.三角洲水下平原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侧翼等沉积微相;前缘部位发育河口坝、坝间、远砂坝、席状砂等,水下分流河道是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首次指出了该区泉四段不同时期各相带的空间组合及分布特征,为本区泉四段今后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
刨花楠(Machilus pauhoi)为亚热带常绿乔木阔叶林树种,既是珍贵用材树种,又是优美的庭园观赏树.采用实验地调查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江西4种源刨花楠苗木叶片长宽比(LL/LW)、厚(LT)、叶面积(LA)及比叶面积(SLA)等表型性状与构件生物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苗木LL/LW和地径、株高、冠幅呈极显著正相关;SLA和地径、冠幅呈极显著负相关.(2)苗木LL/LW与叶、茎、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LA与叶、茎、根、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SLA与叶、茎、总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3)苗木叶片表型性状与苗木生长特征、构件生物量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可通过叶片表型性状指标测定,为开展冠形、树干生物量利用等不同经营需求的刨花楠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也为园林绿化树种刨花楠的城市绿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以粤西高州马贵镇为研究靶区,通过地貌信息熵法分析流域地貌发育演化阶段和泥石流沟谷危险性;提出流域单元物质响应率的概念,并结合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的松散物源分布,探讨泥石流沟谷的物源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将地貌信息熵值和流域单元物质响应率进行耦合,开展地形和物源复合作用下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子流域地貌信息熵值的变化范围为0.1398~0.8787,沟谷地貌演化从幼年期至老年期均有分布,60.57%的研究区面积处于幼年期—壮年期,泥石流沟谷比较活跃、危险性大;研究区子流域单元物质响应率变化范围为0~0.1716,53.46%的沟谷流域对物源较敏感,面积约为85.667 km2;基于地貌信息熵值和流域单元物质响应率耦合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43.87%的泥石流沟谷处于中等及以上危险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较大。对比分析发现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评价结果合理,优于上述两种方法单独评价的结果。该成果可以为马贵河流域泥石流危险区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以太原西山晚古生界石炭系太原组下部石英砂岩及晋祠砂岩为研究对象,对砂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重矿物进行分析,揭示太原组下部两层砂岩的碎屑端元组成特征。两层砂岩体的碎屑颗粒以岩浆岩型石英,沉积岩型石英,沉积岩岩屑和变质岩型石英为主;重矿物以稳定矿物和中等稳定矿物为主。该两层砂岩的物源区母岩组合都为沉积岩、变质岩和火成岩共存;且随着时间演化,物源母岩具有沉积岩比例相对降低而结晶岩比例相对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7.
对西昆仑造山带山前叶城地区柯克亚剖面新生代砂岩样品中重矿物及碎屑金红石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重矿物含量及其组合特征具有明显分段性, 上新世阿图什组(N2a)底部以下为较稳定重矿物阶段, 以上为不稳定重矿物阶段, 反映西昆仑在上新世经历过一期快速隆升过程。碎屑金红石微量元素特征表明, 剖面从下至上, 源岩为泥质变质岩的比例逐渐降低, 基性变质岩的比例逐渐增高, 反映西昆仑快速隆升导致基底被抬升剥蚀, 基底岩石对物源的贡献增大。金红石母岩类型主要为角闪岩/榴辉岩相和麻粒岩相变质岩, 可能由于西昆仑西部快速隆升, 形成西高东低的地貌格局, 西昆仑西部成为该区的优势物源区。  相似文献   
48.
49.
Shao  Lei  Qiao  PeiJun  Pang  Xiong  Wei  GangJian  Li  QianYu  Miao  WeiLiang  Li  Ang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9,54(2):311-317
The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recent sediments from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nd surrounding areas are similar, with the HREE values being almost equal to or slightly higher, and the LaN/LuN ratio being lower, than PAAS standards. However, samples from the Xijiang River, a major branch of the Pearl River system, show opposite trends, i.e., with slightly lower HREE values and higher LaN/LuN ratio than PAAS. The distribution of Nd isotopes in sediments from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was controlled by the Pearl River and the inshore area of South China, respectively. The volume of εNd(0) from inshore areas of southern China is apparent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the Pearl River, and εNd(0) values in offshore sediments and Taiwan Island are between these values. The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εNd(0) volume in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is higher than in the southwest part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ndicating different source rock types. The main source rock of the Pearl River sediment is carbonate types and affects sediment deposition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while the source rock in the inshore area of southern China, mainly Mesozoic and Cenozoic granites, contributes to sediments in the northeastern area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Due to different source rock types, the HREE values and the volume of εNd(0) in recent sediments supplied by the inshore area of southern China ar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the Pearl River. Over 80% of the rapidly accumulated sediments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n the southeast of Dongsha Islands area were derived from Taiwan Island and from inshore areas of South China, with only less than 20% from the Pearl River.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40276019, 40238060 and 40621063), and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07CB819501)  相似文献   
50.
鄂尔多斯盆地耿湾史家湾地区长6时期物源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耿湾-史家湾地区延长组长6时期物源状况,揭示该地区沉积体系的分布格局,文章通过常规矿物成分、重矿物、岩屑、地球化学特征和地震剖面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耿湾地区的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受到3个方向物源控制,即东北、北西和西南部,其中东北物源是控制区内沉积的最主要物源。古物源与沉积体系空间配置关系良好,并从根本上决定了长6时期的沉积体系分布格局以及砂体展布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