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8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67篇
系统科学   202篇
丛书文集   121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8篇
现状及发展   72篇
综合类   481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珍珠花丛生芽的诱导及生根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诱导珍珠花(Staphylea bumalda DC)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附加NAA0.2mg.L^-1和BA5MG.l^-1,无菌苗在1/2MS培养基中附加NAA1mg.L^-1、活性碳0.45g.L^-1、硫胺素1mg.L^-1、蔗糖20g.L^-1能长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992.
水的运动及由此引起的其它因素对土壤化学元素迁移、转化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石家庄地区土壤化学元素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提出利用和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993.
等效排烃压力及其在东营凹陷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应用含油体系和成藏动力学理论,对油气初次运移中驱动油气从烃源碉进入岩性圈闭的动力条件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解释,研究了初次运移过程中砂央透镜体对于油气进入圈闭的阻力作用。引入等效排烃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评价岩性圈闭成藏阻力条件的方法,并对东营凹陷的两个砂岩透镜体实例进行了评价。实例分析表明,等效排烃压力的确是评价砂镜体成藏阻力的有效参数,可将它与流体封存箱合作作为岩性闭成藏定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厚大铸件热裂纹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凝固过程中凝固层内应力表达式及热裂纹萌生部位的判别准则,提出了依据凝固进程数值模拟的结果预测厚大铸件热裂纹的方法。对生产条件的φ800铸钢车轮及EMC铝合金大板坯热裂纹进行了预测,并用常规的热塑性方法对计算结果及剖面低倍组织形貌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95.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基本原理及其线性规划解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Clulomb摩擦定律考虑界面的摩擦接触条件,从的平面问题出发,根据其边值方程的弱形式,利用加权余量法,在分别建立广义有限单元的位移插值模式和接触力元的基础上,推导了多体系统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的基本控制方程,给出了其线性规划的数学列式和求解该问题的数值算法。  相似文献   
996.
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3例受试者的红细胞膜流动性,脂质过氧化物终产物丙二醛、血清胆固醇、血清甘油三脂和维生素E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前者是红细胞膜流动性和血清VE含量显著降低(t=5.453、2.339,P〈0.01);血浆丙二醛、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升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026、2.382、2.965,P〈0.05)。结论:糖  相似文献   
997.
CVD金刚石薄膜的织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极图和取向分布函数法分析CVD金刚石江膜的不同织构,分析表明,高的多重性因子使得{110}面织构有更高的出现概率,具体分析了{221}面织构出现的孪生机制,强调了织构与性能关系研究的重要性,并推荐使用先进织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98.
贵金属与钙二元合金的形成热Miedema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Miedema理论计算了Cu-Ca,Ag-Ca和Au-Ca三个二元系统整个成分范围的固态合金形成焓以及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焓,发现计算结果同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同时讨论了原子尺寸因素、电负性、电子轨道能量等对合金形成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岩石力学实验表明 ,处于脆性、半脆性 -半延性域的岩石 ,其变形经历两个阶段 ,前期的变形相对均匀分布阶段和后期的变形集中化阶段。把此认识应用于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的形成研究中 ,得到 :古隆起及周围岩石圈古生代在区域拉张力的作用下 ,先经历了变形相对均匀分布阶段 (Zb- O) ,形成了乐山 -龙女寺及天井山古隆起 ;后经历了变形渐进式集中化阶段(S- P) ,先形成了乐山 -龙女寺与天井山联合古隆起 (S) ,后形成了更大范围的联合古隆起 (D- P) ;后期阶段的变形主要集中于龙门山断裂等少数断裂上。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海水质点的受力分析 ,论述了赤道流的形成与穿切黄道面现象 ,提出了南赤道流与赤道逆流是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带状地带穿切黄道面并受 F1,F2 作用而引起。 F3+Fs是地球公转离心力 ,它是形成大洋环流的原动力。由于地球的倾斜 ,黄道面上的相互作用力 ,形成了两支巨大的环形海流 ,即北半球环流与南半球环流 (同时有陆地阻隔作用 )。北向流的形成与地球的倾斜和 F3+Fs作用有关 ,地球上的北向流不容置疑存在 ,除非地球不倾斜或者倾幅增减 90°,北向流才不存在或者变为南向流。东向流由 F3+Fs及部分 F2 作用形成。相应地 ,西向流也是存在的 ,文中只是以论述南北赤道流的方式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