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2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高中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锻炼运动量及人格状况进行调查。从心理学角度对在高考压力下的高中学生的人格现状和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不仅能帮助学生成轻高考压力,而且对形成学生健康人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2.
“无情有性”与“众生平等”是佛教的基本理论,其中所蕴含的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思想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有诸多契合之处。但同时也不应忽视佛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在理论建构和伦理实践上存在着的重大差别。  相似文献   
23.
邓小平理论是全面的辩证的,在学习研究和应用邓小平理论时应坚持真理的辩证全面性.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论断,是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前提的,并不只是提倡胆子大.他在关系中国改革发展的大局时,从来都是要问姓资姓社的;他决不反对问姓资姓社,而反对混淆姓资姓社.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坚决反对私有化.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与计划是互相补充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  相似文献   
24.
心智游移作为每个人每天都在不断经历着的意识状态,是一种正常发生的现象,但对于安全负荷较高的煤矿工人,工作中的心智游移却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深入研究个体特征因素对矿工心智游移(Mind Wandering)影响的深层次作用关系,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个体特征因素进行分析,提取6个矿工个体特征因素;引入安全执行控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建立个体特征因素对矿工心智游移影响的SEM。结果表明:安全执行控制能力与负性情绪、工作疲劳、工作熟练度、安全工作记忆容量等因子显著相关;心智游移与负性情绪、工作疲劳、工作压力、工作熟练度、工作年限、安全工作记忆容量等因子显著相关;安全执行控制能力与工作压力、工作年限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5.
高校新生体育课分层教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素质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内容、形式和层次的教学。指出高校新生体育课的分层教学要在了解新生身体状况和接受体育教育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身体素质、课内外结合和加强理论课教学等办法达到缩小了差距,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
针对传统体制下认为个人不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内容的观点,有必要明确提出个人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线。理解个人是马克思主义主线,须分别从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国家概念的涵义加以反思性论证,阐明以每一劳动者个人的发展为主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27.
他心知怀疑论因其不合常理,甚至有悖事实,而声名狼藉。但解决他心问题却必须克服怀疑论的指责,方能站稳脚跟。在现代西方心灵哲学中,怀疑论和可知论之争从来没有消停过。本文试图对他心知怀疑论和论证方式进行剖析,以重新发掘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内在的逻辑,从而为解决他心问题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8.
论述了现代企业的营销战略──CIS战略的特点、CIS战略在我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可供选择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9.
运用生态关学的基本原理,以四川省达州市城市形象的建构为例,论述了在自然景观上,保护山水形态使其生机盎然;在人文印象上,保留城市记忆让历史延续;在心灵意象上,保持乐观意绪使身心和谐。从而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30.
对朱熹工夫论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1.简要梳理朱熹格物论形成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指出朱熹在建构其工夫理论时,对“二程”的工夫论述有取有舍,凸显出朱熹工夫论思想的独特立场;2.考察朱熹“格物致知是《大学》第一义”这一重要论述,分析其在何种理论企图之下,再三强调格物在《大学》工夫程序中的首要地位;3.分析伊川“察之于身”的格物论及其与朱熹“反身穷理”之命题的理论关联,在此,朱熹已意识到居敬与穷理应当是一种“互相发”的关系;4.朱熹所言“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不是两事”之说乃是其工夫论思想的终极之论,此论意味着格物与诚意既可两立又不可分离,但这种不可分离又不具有浑然合一性。朱熹若能坚持格物致知至诚意正心乃同属“明明德之事”的立场,则格物诚意不是两事的观点始能真正落实,由此可以建构起一套义理自足的儒学工夫论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