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54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1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1869篇
自然研究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阜新盆地王营-刘家煤层气藏成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营-刘家煤层气藏是阜新盆地最具开发前景的两个煤层气藏.从成藏条件(包括煤层空间展布、资源丰度、储层特征、封闭条件)和成藏过程(煤层气的形成和地下水动力学特征)两个方面对其成藏机理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1)王营-刘家煤层气藏主要以多煤层、巨厚煤层为特征.煤层气含量在6~10 m3/t左右,资源丰度巨大;(2)这两个煤层气藏形成于古近纪,新近纪至今为调整改造阶段,二者的边界为平安F2断层;(3)早白垩世末期主煤层就已经成熟并开始生烃(R0=0.5%~0.8%).次生热成因、次生生物成因气并存.喜山期的岩浆活动造成煤的接触变质并发生二次生烃,但影响有限;(4)该煤层气藏形成后的调整与改造都利于煤的储气能力增加;(5)岩墙的存在沟通了所有含水层和煤层,从而造成多煤层统一成藏.图5,参12.  相似文献   
152.
A pollen record from Haiyuan section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Ningxia revealed a detailed history of vegetation variation and associated climate changes during the period from~13.0 to~7.0 14 C ka BP.A steppe landscape under a moderately dry(and probably cool)condition(~12.7-~12.1 14 C ka BP)was replaced by a coniferous forest dominating the landscape under a generally wet climate from~12.1 to ~11.01 4C ka BP.This generally wet period,corresponding to the European B?lling/All?rod period,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a cool and wet stage between~12.1 and~11.4 14 C ka BP,a mild and rela- tively dry stage between~11.4 and~11.2 14 C ka BP,and a mild and wet stage between~11.2 and~11.0 14 C ka BP.The coniferous forest-dominated landscape was then deteriorated into steppe landscape (~11.0-~10.6 14 C ka BP)and further into a desert steppe landscape from~10.6 to~9.8 14 C ka BP,being correspondent to the European Younger Dryas period.After a brief episode of a cool and wet climate (~9.8-~9.6 14 C ka BP),a relatively mild and dry condition prevailed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9.6- ~7.6 14 C ka BP)and then a warm and humid climate started the mid-Holocene(~7.6-~7.2 14 C ka BP).  相似文献   
153.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世界通史教学出现了危机,网络上的世界通史教学资源也不完善;解决的途径就是实现两者的融合;其模式就是创建专题网站、建立主题信息网和实行网络教学。  相似文献   
154.
新疆于田县地处于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西汉扦弥国境内,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决定了于田县所处文化圈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不同的宗教、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深深地渗入到当地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中,使当地民居外表虽然质朴无华,却注重实用性以及功能性。通过对新疆于田县的历史沿革、遗址遗迹、宗教信仰、东西方文化融合、本土民间传说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多元文化对于田县民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5.
在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之后,当代美学研究在方法论上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这是关系当代美学发展的重大命题。本文通过反思中西方美学的认识论和存在性两种基本方法的历史走向,揭示当代美学研究的发展应当在价值实践基础上遵循逻辑与历史具体统一的基本方法,从人与对象价值实践发生学的经验历史视野出发,确立经验"知觉模式"在微观审美实践中具有的"在场"本体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当代美学的发展在方法论上的突破口是对"经验知觉模式"亦即对于价值实践方式的历史生成给予科学的阐释。当然这已经是审美实践的具体研究,它只表明当代美学研究的方法论不仅仅在于你"说"的方法应当是正确的,还在于你能够正确的在场"运用"正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6.
在中国近现代的特殊历史时期,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领域在遭到西方艺术形态的冲击之后,表现出一系列文化角度的对撞和融和.在这种宏观的环境中,艺术的发展始终被本土传统和西方精神本土化的双重压力所交织,本身的“他者”性质的学科身份和特色也在这种复杂的过程中显出一系列历史层面的困惑.现代性的转向使得艺术自主从传统的力求摆脱体制的形式走向了一种更加未知和复杂的状态.只有在社会整体完成现代性的重构之后,真正的艺术自主才会呈现出真实的面目以及本土性特色.  相似文献   
157.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可分为课程教学目标、模块教学目标、专题(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等不同层次。高中专题史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基于教学专题而进行。其中,课时教学目标的陈述与编写应准确把握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学习水平等四个要素,应尽可能涵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通过问题情境和材料情境的创设在专题史教学中予以具体落实,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8.
当下人文社科研究的人类学和考古学两大转向语境下,书契与讽诵作为四重证据和文化大传统的重新发现,为因筛选、遮蔽和遗忘而导致的文字文献难解谜题提供了释读新视界。"工史书世"的基本方式,是工史身份递降和人类文明传承方式及技术变迁的物证。后世王者所追认的圣王谱系和神性祖先,原本是天神之子或可以借助神赐法器变形幻游通神的宗教领袖。职司书世与诗世的史官用事之物旂铃、玉瑹和圣人振铎、凤鸣衔珪等圣瑞建构均深植于神圣传统和法器信仰神话。  相似文献   
159.
魏裕铭《中国古代幽默文学史论》是一部思考睿智、评析精妙的幽默文学研究专著,甚具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与贡献表现在:一、文史贯通,视野宏阔;二、史论结合,新见纷呈;三、综览前贤,颇见超越。该书的出版,在相当程度上深化与拓展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0.
明中叶后,美洲的玉米与甘薯越过大洋,先后来到中国安家落户,也走进皖西淮河、长江支流的一处处谷地和上游大别山区的高山腹地。玉米和甘薯是比较典型的旱粮作物,它们不太苛刻的种植条件带来了两种作物的极度扩张,从而为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加进了新元素,从根本上改变了种植地民众食物不足的困境,尤其是解决了山区越冬食物不足和春荒的困难。但何炳棣"整体史学"的思维告诉我们,玉米和甘薯的引种,也带来了人口的激增;涌向山地的农民由于缺乏山地耕作的经验,又造成了水土流失和环境危急的日益严重。当然,只要能采取波伦式谨慎选择的态度,玉米和甘薯基本上是个好东西。历史的启示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只能走一条"共同进化"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