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26篇 |
免费 | 123篇 |
国内免费 | 13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09篇 |
丛书文集 | 56篇 |
教育与普及 | 1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5篇 |
现状及发展 | 22篇 |
综合类 | 2359篇 |
自然研究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28篇 |
2012年 | 182篇 |
2011年 | 184篇 |
2010年 | 162篇 |
2009年 | 134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180篇 |
2006年 | 134篇 |
2005年 | 126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消费形态条件下的电力运营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在电力运营部门定价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选择指定的用户类型及用户消费形态,并且在自选择约束条件下达到福利优化的目的.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了电力运营定价模型,在模型中,通过确定用户目标函数对电力运营部门的供给状况、福利最大化问题、需求函数原则和有效的电价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确定正常的消费形态和相应的电力价格以及自选择约束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基于消费形态的定价模型中,问题的关键是价格形态应同时对不同用户群达到有效、可行和公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闫晓玥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73-76
简化诉讼程序、节约司法资源是刑事和解制度的根本理念。经过长期探索,台湾地区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刑事和解制度。从"职权主义"到"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确为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改革。当前台湾地区的缓起诉及协商制度对我国内地刑事诉讼架构的完善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3.
24.
汽车消费趋势调查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杭州汽车消费的现状,指出影响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汽车消费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5.
利用ELES需求系统分析了中国8个省农户1995~2006年的需求函数,研究的主要结论表明中国农户的消费不平等程度大于收入的不平等程度.Engel系数约0.24,并且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趋于稳定.目前已经从温饱阶段全面进入消费的质量提升阶段,基本消费占实际消费的比例大致80%;消费项目中,收入弹性较高的主要是住房、用品、旅游、交通通讯、衣着项目;价格弹性较高的则是旅游、住房、用品、保险4个项目,并且这些项目的价格弹性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6.
<道德原则研究>是休谟<人性论>第三卷论道德的改写,是休谟对道德问题论述更为成熟和稳健的伦理思想作品,其间无不渗透着仁学思想的光辉.休谟对 仁爱产生的根源的探讨,对仁爱道德价值的肯定,对仁爱基础上正义的追诉,形成了休谟独有的资产阶级仁爱思想. 相似文献
27.
刘晓飞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4(6)
中性美是当今出现的一种新的审美潮流,这种审美潮流带来了新的审美转向。本文从中性美这种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传统的审美积淀,探讨中性美出现的原因,以及在消费社会中带来的新的审美转向。 相似文献
28.
29.
黄伟亮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116-119
柳永是北宋初期词坛一名著名庶族词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深得广大市民喜爱、在市井歌楼广为传唱的词作。他大量吸收蕴藏在民间的艺术养分,创新词曲。他的词作语言通俗、曲调流畅,琅琅上口,在当时民间广为流传,在那个时代形成一股强劲的“柳永热”。这股“热旋风”的形成是宋初社会文化转型的产物,和柳永自身一生的境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是他适应文化市场的需求,重视市民文化消费水平及其心理对词传播影响的结果。“柳永热”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与考试伴生的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损害了当下中国高考功能的正常发挥,破坏了教育公平的理想诉求,威胁了社会正义的终极彰显。对此,我们从个人诚信、法律制度和社会控制三个层面对症下药,在个人诚信层面实施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在法律制度层面出台《考试法》,推行教师“异地监考”制度,消解高考制度“唯升学率至尊”的价值取向;在社会控制层面加强技术监督,变革考试观念。以此保障教育公平、捍卫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