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7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166篇
自然研究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通过对萍乡市古籍保存及利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指出应进一步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并针对古籍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为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2.
卢佑诚先生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主要特色,在于长期坚守着古代文论研究的第三种范式。所谓第三种范式,既不同于从前的以古代文学来完全统领古代文论的研究,也有别于后来的古代文论现代转化的研究,它由两个基本原则的相互融合而构成:一是传统的问题阐释;二是现代的价值判断。第三种范式不仅纠正了传统范式的封闭性,而且克服了新兴范式的浮躁性,是建设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必经的长期历程。  相似文献   
63.
晋中市榆次区猫儿岭战国古墓出土的熊鸟纹青铜带钩以其独特的装饰、秀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成为艺术精品.此带钩钩体肖熊形,钩首模拟鸟形;采用高浮雕形式,结合模拟、写意、图案化等多种手法完美地将熊、鸟饰于一件器物之上,体现了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4.
由于历史久远,不少历史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古代画家的画作有些已经不传于世,现传世的代表作品多数为后代丹青妙手的摹本.有些摹本中器具与服饰等信息表明摹本是一种具有摹画者时代特点的“创作摹本”.有些传为画家的代表作品其实是托名之作,有的画作由于尽力摹仿画家本人的艺术风格,或能体现画家的艺术特点,有的作品则可能与原作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中国古代画家与其传世代表作品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多样化非对应的特点,值得后世的研究者和收藏者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65.
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无穷智慧。但几千年封建专制文化的积淀也使之毒瘤相伴,若不能矫治,则必将影响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以文化强国为重要支撑的“中国梦”的实现。而具有超然、开放胸襟和乐观心态、追求神性等特点,诞生于古希腊的体育文化精神—追求公正、平等,具有矫治专制文化弊病的作用,能更好地恢复中华传统文化的本然性,塑造中华民族新的精神体系,为实现中国梦打造新的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66.
通过详细考察,造成侯马盟书文字异形现象的内部原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形符的增减、变换、替代,声符的省减与变换。偏旁的讹变与移位。  相似文献   
67.
分析了辽宁省所收藏的民族古籍的特点:数量浩大;类型多,内容全;满文、蒙文古籍多;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探讨了这些古籍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民俗学价值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8.
以新课标教材文言文中“素琴”等8个词语为研究对象,比较各家的不同释义,阐明各家说法的合理性,并指出其疏漏,运用训诂的原理,说明文言释义应结合语境。才能使释义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9.
考查桂林的城市形态演变和古建筑旅游资源认为桂林的历代城市建设符合一般的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和生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选择规律,建筑与自然环境、文化相交融是推动桂林由军事城镇演变为旅游文化名城的重要因素,也是桂林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70.
韩愈等倡导的古文运动取得重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韩愈确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创作理论。而且他躬身实践,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典范性的古文作品。他的创作和理论在其作品中得以统一。文章从韩愈的《答刘正夫书》探究他的文学思想与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