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80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实践辩证法。它承继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在此基础上更强调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的基础作用,因而这种辩证法才具有现实的批判性、理论的在场性以及人的在场性,而它的最高境界则是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72.
马克思创造性地将新陈代谢概念运用到社会经济领域创立了新陈代谢断裂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类与其居住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关系发生扭曲的机制。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对当代中国在农业、城市化、社会生产中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3.
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包含两个: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高度合一;现代意义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离。前者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认为市民社会是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后者以黑格尔为代表,真正在现代意义上把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74.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建立在商品基础上的以劳动为本位的价值理论,因忽略了商品生产要素的价值成分,而表现出历史的局限性。。消除劳动价值论历史局限性的方法,就是用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论替代他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建立在自由和平等基础上的商品价值论,与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如果我们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他的商品价值理论在不自由和不平等社会条件下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在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与他的剩余价值理论之间,就获得了逻辑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5.
葛丹丹 《科技信息》2009,(3):201-201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扬弃和发展。本文将要着重讨论的是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异同及其异同,并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理论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76.
马克思文本中关注民生的思想是一个走向当代的热点话题。"民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应有之义。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生问题的态度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者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的高度体现。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实践中,切实解决目前突出的几大民生问题,有一些需要坚持的原则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7.
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冲突或许是一个孤立的历史个案,但我们从黑格尔的悲剧理论视角去解读的时候,苏、雅冲突的历史内涵得到了充分的彰显。这种彰显不仅表现在其本身的深刻内涵中,更重要的是其作为探寻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源头并由此而触发了后世西方思想家对和谐社会理论艰苦而卓绝的探索。也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得以诞生,进而实现了对苏、雅冲突的历史性超越,为建构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8.
马克思运用黑格尔的历史主义方法论,站在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的维度来审视市民社会,克服其神秘主义的影响,从而实现了“伦理关系”向“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的转换”,并由此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历史唯物主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动,加强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厘清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转型时期复杂多变的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79.
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颇有分歧,如果我们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方法解读《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就可以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价值的思想,这是我们消除分歧的一个途径,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80.
文章以马克思的文本为基础,通过对学界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有关论点的爬梳,深刻揭示了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进程,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纵向上指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总体历史进程,横向上指人类进入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以后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专指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时代;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世界历史纵向发展的根本动力,由生产力发展导致的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是推动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于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有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并最终实现社会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