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80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列斐伏尔作为一个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了El常生活中所存在的异化,从与马克思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生存异化的含义、异化产生的根源、异化理论的内容以及异化的消除等进行了探讨,把马克思只应用于经济领域中的劳动异化扩展到日常生活领域中,丰富了异化理论的内容,但他把异化普遍化和永恒化了,最终陷于困顿而无法突破。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费希特因素的探讨,试图揭示出费希特哲学不仅对于青年马克思的理想主义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的重要思想资源,而且是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可以视为对费希特哲学的吸收、消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3.
唯科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是“同时性的结构”并据此批判黑格尔的历史观,认为其方法具有“历时性”的特征,本质是历史“还原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观,用同时性的结构方法取代了黑格尔历时性的还原方法,用新术语、新关系取代了黑格尔的旧术语、旧关系,是“深刻地改造黑格尔辩证法的结构”之果。  相似文献   
104.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是马克思晚年的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挖掘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5.
论马克思的人本理想与休闲教育目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海春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2):95-97,120
我们对休闲教育目标的理解应该以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为理论原点.马克思的人本理论与历史上的人本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揭示出人的社会本质.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中蕴涵着深刻的人本内涵,凸现了人本理想.休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成为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6.
从分析市场道德观的两个极端——“滑坡”与“爬坡”入手,重点研究了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历史现与道德现问题。  相似文献   
107.
俞吾金先生的《论恩格斯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差异—从<终结>和<提纲>的比较看》一文实际上将马恩的哲学思想对立起来,该文认为这种对立有待商榷。由于所要解决的问题等的不同,《提纲》和《终结》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有差异是理所当然的,二者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8.
技术的社会批判与马克思对工业革命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克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8):71-75,87
马克思哲学批判所蕴含的对技术事物的思考和分析,不仅是方法论逐渐取向现实的产物,同时也是与其不断关注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它的影响和意义密切相关,技术因素表现在工业生产、劳动以及机器运用方式中的性质,是与马克思阐述工业生产方式的历史内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这也使他的技术思想具有了社会历史批判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9.
波普尔和马克思的国家观具有重大分歧,表现为对国家本质、国家职能、国家未来命运的不同认识.二人国家观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不同的社会历史观基础.波普尔的国家观在对马克思国家观的批判之外,也表现出对马克思一些观点的认同.他的国家观因此也呈现出形式自由和实质自由、权力限制与国家干预、经济现实与政治幻想之间的矛盾.他们的国家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家与社会、国家和自由的关系、界定国家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贯穿着严密的逻辑脉络。它科学地阐释了作为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践,同时又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立场和视野确立起来。它立足于人类活动和社套发展的现实实践。从实践速一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出发,以实践的观点、从实践的高度来关注、理解和把握人、人的世界以及揭示人与所属世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革命的实践”,“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从而“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塑造和展开人的本质并最终完成“历史任务”的终极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