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0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10篇 |
教育与普及 | 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5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4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对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8例进行比较研究,采取双盲信封法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依帕司他片治疗)与观察组(依帕司他片+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每组29例,比较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前比较,2组患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指标下降,白介素-10(IL-10)指标上升,且观察组IL-2、TNF-α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比较,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活力(TAC)氧化反应指标上升,丙二醛(MDA)指标下降,且观察组SOD、TAC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使用依帕司他片与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反应指标,与单纯使用... 相似文献
12.
野木瓜注射液对牛蛙坐骨神经传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0%野木瓜注射液(InjectionStauntoniae,IS)涂布于离体牛蛙坐骨神经8min后,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诸成分的潜伏期都发生了显著性的延长,但只对C2成分的幅度有显著性影响;而50%IS不仅使复合动作电位各类成分的潜伏期都发生了显著性延长,而且使除Aαβ和C1以外的各类成分的幅度有显著性的减小.上述IS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这种阻滞作用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3.
野木瓜注射液对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雄性Wistar大鼠,结合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观察了不同浓度(10%,25%,50%,100%)野木瓜注射液对电刺激大鼠坐骨神经诱发的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野木瓜注射液对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神经元的诱发放电频率具有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P<0.05).野木瓜注射液在脊髓水平上干预痛觉信息的传导和加工,可能是其产生镇痛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简称莪葡液),是中国药典1995版二部收载的(天然)抗病毒药。它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1型和A3型都具有直接灭活作用,故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和预防继发感染,临床上常将头孢唑啉钠与其合用。但二者能否混合使用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实验。⒈ 仪器与试药1.1仪器 PHS-2C型精密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UV-PC-24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日本岛津);SW-CJ-IB型超净台(苏州净化设备厂);ZWF-J6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天津天河医疗仪器研究中心);YB-…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绞痛是内科急诊中较为常见的病例,依据参附注射液中所含的主要成分人参皂甙和乌头类生物碱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的血流量、降低心肌的耗氧量作用,我们将参附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与单独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该病例进行比较,其结果有明显差异,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我们从本科室近一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选择了83例,条件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患者,年龄35-78岁,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43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对照组40例,其… 相似文献
16.
鱼腥草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uuynia cordate Thunb的全草,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性味辛、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涌淋的功效。主要应用于肿痛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其鲜草含挥发油0.0049%,油中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即癸酰乙醛。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有关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1 有效成分早在1921年国外报导过鱼腥草含有癸醛(Capril aldehyde)、月桂醛(Lauric aldehyde)及甲壬酮 (Methy L-n-nony Lketone)等成分。1952年有人用水蒸汽蒸馏法自鱼腥草中提取的精油…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