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0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7篇 |
丛书文集 | 11篇 |
教育与普及 | 1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9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2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神经网络的驾驶员觉醒水平双目标监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驾驶员疲劳状态单目标状态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驾驶员嘴巴与眼睛状态双目标疲劳状态判别法.该方法将驾驶员眼睛和嘴巴的特征向量值按先后顺序,分别输入到修正的BP网络中,采用区域匹配算法,根据驾驶员疲劳状态量化评判标准,综合识别驾驶员的觉醒水平.采用VC++开发了驾驶员疲劳监测算法软件,并对驾驶员进行了监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双目标监测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和识别驾驶员的觉醒水平,具有较高的识别容错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2.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集成式驾驶员跟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驾驶辅助系统的跟车性能,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一种集成式驾驶员跟车模型.通过真实交通环境下的驾驶员实验获得了稳定跟车状态数据,并利用Kalman滤波器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估计.设计了以BP神经网络为核心的集成式模型结构,该模型以前车速度为输入,计算跟车过程中的两个特性参数并输入神经网络以模拟驾驶员控制的自车加速度.利用处理后的数据样本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模拟驾驶员跟车行为的能力,模型体现出较为准确的跟踪特性,并对不同的前车工况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3.
34.
35.
长沙市城区摩托车、电动车交通安全堪忧去哪里,要车吗?近日,记者在湖南长沙市城区袁家岭立交桥旁候车,一会儿功夫,就有几位摩的司机不顾身旁快速经过的各种车辆,随意停车搭话,其中一辆摩的还差点与一辆小汽车发生剐擦。2011年6月,《长沙市城市道路车辆通行若干规定修正案》正式实施,明确违规搭乘、闯红灯等将受罚,以期规范电动车安全行驶。记者当天在附近地段观察发现,驾驶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36.
37.
进行行驶避撞紧急度计算仿真对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基于心率变化的行车避撞紧急度概念,采用驾驶倾向性系数衡量驾驶员基本特征对心率变化的影响,同时给出车辆紧急行驶模糊推理的控制算法,并进行仿真计算.试验结果表明,基本特征对心率变化量影响明显;情况越紧急,驾驶员采用的最大车辆加速度越大,约为-5~-6m/s^2,时间大约为5—7S之间.加强紧急状况下生理及操纵行为的研究可以曼好地理解驾驶行为.为驾驶诡安全管理据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为使智能汽车的弯道行驶具备人类驾驶员操控特征,基于最优曲率预瞄驾驶员模型与T-S模糊推理算法,提出了一种预瞄点横向和纵向自适应调节的仿人转向控制驾驶员模型.在封闭城市双车道弯道工况下,采集了熟练驾驶员在不同车速行驶下的弯道轨迹数据,分析得出了目标行驶轨迹.基于蚁群算法对预瞄点横向和纵向调节模糊规则进行了优化,在PreScan中构建了连续多曲率弯道仿真场景,并基于驾驶模拟仪所采集到的熟练驾驶员驾驶轨迹,对所提出的驾驶员模型的仿人转向特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仿人转向驾驶员模型与熟练驾驶员的行驶轨迹相似程度较好,优于最优曲率预瞄驾驶员模型或预瞄距离自适应的驾驶员模型. 相似文献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