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神经网络的驾驶员觉醒水平双目标监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驾驶员疲劳状态单目标状态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驾驶员嘴巴与眼睛状态双目标疲劳状态判别法.该方法将驾驶员眼睛和嘴巴的特征向量值按先后顺序,分别输入到修正的BP网络中,采用区域匹配算法,根据驾驶员疲劳状态量化评判标准,综合识别驾驶员的觉醒水平.采用VC++开发了驾驶员疲劳监测算法软件,并对驾驶员进行了监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双目标监测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和识别驾驶员的觉醒水平,具有较高的识别容错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2.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集成式驾驶员跟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驾驶辅助系统的跟车性能,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一种集成式驾驶员跟车模型.通过真实交通环境下的驾驶员实验获得了稳定跟车状态数据,并利用Kalman滤波器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估计.设计了以BP神经网络为核心的集成式模型结构,该模型以前车速度为输入,计算跟车过程中的两个特性参数并输入神经网络以模拟驾驶员控制的自车加速度.利用处理后的数据样本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模拟驾驶员跟车行为的能力,模型体现出较为准确的跟踪特性,并对不同的前车工况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3.
如今,七大最有前途的技术虽然还没有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它们已经涌现甚至开始实行。从核聚变到人工智能,从飞行汽车到喷气背包,这些我们最喜爱的技术一直令人期待。1、飞行汽车飞行汽车的概念出现和汽车一样长久,亨利福德是第一个有此想法的人,早在1926年就想建造一辆"飞机汽车"。不幸的是,其样机坠毁了,驾驶员因此丧命。虽然不大顺利,但福德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汽车和飞机某一天一定会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4.
杨黎炜 《科学之友》2005,(10):79-79
竖大拇指将大拇指竖起,其余四指握拳,这个手势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表示称赞、夸奖、“顶呱呱”之意。在世界很多国家,也是表示自己对某句话或是某件事赞赏,也表示准备妥当。例如在蓝球比赛时,裁判员会一手执球一手竖大拇指表示一切就绪,比赛可以进行了。据说这个手势源自飞机驾驶  相似文献   
35.
长沙市城区摩托车、电动车交通安全堪忧去哪里,要车吗?近日,记者在湖南长沙市城区袁家岭立交桥旁候车,一会儿功夫,就有几位摩的司机不顾身旁快速经过的各种车辆,随意停车搭话,其中一辆摩的还差点与一辆小汽车发生剐擦。2011年6月,《长沙市城市道路车辆通行若干规定修正案》正式实施,明确违规搭乘、闯红灯等将受罚,以期规范电动车安全行驶。记者当天在附近地段观察发现,驾驶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36.
37.
进行行驶避撞紧急度计算仿真对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基于心率变化的行车避撞紧急度概念,采用驾驶倾向性系数衡量驾驶员基本特征对心率变化的影响,同时给出车辆紧急行驶模糊推理的控制算法,并进行仿真计算.试验结果表明,基本特征对心率变化量影响明显;情况越紧急,驾驶员采用的最大车辆加速度越大,约为-5~-6m/s^2,时间大约为5—7S之间.加强紧急状况下生理及操纵行为的研究可以曼好地理解驾驶行为.为驾驶诡安全管理据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为使智能汽车的弯道行驶具备人类驾驶员操控特征,基于最优曲率预瞄驾驶员模型与T-S模糊推理算法,提出了一种预瞄点横向和纵向自适应调节的仿人转向控制驾驶员模型.在封闭城市双车道弯道工况下,采集了熟练驾驶员在不同车速行驶下的弯道轨迹数据,分析得出了目标行驶轨迹.基于蚁群算法对预瞄点横向和纵向调节模糊规则进行了优化,在PreScan中构建了连续多曲率弯道仿真场景,并基于驾驶模拟仪所采集到的熟练驾驶员驾驶轨迹,对所提出的驾驶员模型的仿人转向特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仿人转向驾驶员模型与熟练驾驶员的行驶轨迹相似程度较好,优于最优曲率预瞄驾驶员模型或预瞄距离自适应的驾驶员模型.  相似文献   
39.
你一定开过碰碰车吧?那F1赛车呢?开玩笑,要知道全球拥有F1驾驶执照的也不过100人左右,这比飞机驾驶员少得多!一辆赛车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到最终的制造完成需要25万个小时(28年多),  相似文献   
40.
本世纪的一天,小王借了一辆新车想过把瘾。他坐进驾驶座后习惯地环顾四周,没看见警察,然后就发动汽车。不料却“打不着火”,他正纳闷时,车内的蜂鸣器发出“请系上安全带”的声音,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辆车上安装了一种安全带与起动装置之间的连锁装置。 安全带是车内最基本的约束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