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通过测定原代培养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所介导的卵黄蛋白原(Vtg)生成以及芳香烃受体所介导的CYP1A1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 建立了一种类雌激素体外实验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 Vtg和Vtg mRNA的表达与己烯雌酚(DES)之间均有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 Vtg和Vtg mRNA均可作为指示类雌激素毒性的生物标志物. TCDD, B[a]P可显著抑制鱼肝细胞中DES诱导的Vtg和Vtg mRNA的表达, 呈明显的抗雌激素效应, 并同时激活了CYP1A1 基因的表达; 但0.1和0.2 pg/mL的TCDD和5 ng/mL的B[a]P对Vtg和Vtg mRNA表达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明TCDD和B[a]P在不同的浓度下, 可能呈现出相反的毒性效应; b-naphthoflavone(b-NF)可抑制鱼肝细胞中DES诱导的Vtg和Vtg mRNA的表达, 并可激活CYP1A1基因的表达; Tamoxifen抑制了鱼肝细胞中Vtg和Vtg mRNA的表达, 但不能诱导CYP1A1基因的表达; 而TCDD诱导细胞CYP1A1基因的表达同样可被DES抑制; 上述实验结果说明鱼肝细胞中分别受雌激素受体和芳香烃受体所介导的途径之间存在某些相互作用关系, 这为研究类雌激素复合暴露下的致毒机理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62.
通过测定原代培养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所介导的卵黄蛋白原(Vtg)生成以及芳香烃受体所介导的CYP1A1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建立了一种类雌激素体外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Vtg和Vtg mRNA的表达与己烯雌酚(DES)之间均有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Vtg和Vtg mRNA均可作为指示类雌激素毒性的生物标志物.TCDD,B[a]P可显著抑制鱼肝细胞中DES诱导的Vtg和VtgmRNA的表达,呈明显的抗雌激素效应,并同时激活了CYP1A1基因的表达;但0.1和0.2 pg/mL的TCDD和5 ng/mL的B[a]P对Vtg和Vtg mRNA表达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明TCDD和B[a]P在不同的浓度下,可能呈现出相反的毒性效应;β-naphthoflavone(β-NF)可抑制鱼肝细胞中DES诱导的Vtg和Vtg mRNA的表达,并可激活CYP1A1基因的表达;Tamoxifen抑制了鱼肝细胞中Vtg和Vtg mRNA的表达,但不能诱导CYP1A1基因的表达;而TCDD诱导细胞CYP1A1基因的表达同样可被DES抑制;上述实验结果说明鱼肝细胞中分别受雌激素受体和芳香烃受体所介导的途径之间存在某些相互作用关系,这为研究类雌激素复合暴露下的致毒机理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63.
Vitellogenin (Vtg) is the precursor of yolk protein. Its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 are estrogen-regulated and are crucial for oocyte maturation. An in ritro xenoestrogen screen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measuring Vtg induction in cultured primary hepatocytes from crucian carp. Vtg production was detected by biotin-avidin sandwich ELISA method while Vtg and cytochrome P4501A1 (CYP1A1) mRNA induction were measured by semi- quantitative PCR-primer dropping technique. Vtg and Vtg mRNA were dose-dependently induced by diethylstilbestrol (DES, 0.2-200 ng/mL) in hepatocytes of crucian carp. Co-treatment of the DES-induced hepatocytes with either 2,3,7,8-TCDD (TCDD, 0.1-4 pg/mL) or benzo[a]pyrene (B[a]P, 5-1000 ng/mL) resulted in a reduction of Vtg production and an increment of CYP1A1 mRNA expression both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indicating the anti-estrogenic effects of the compounds. However, at lower tested concentrations, TCDD (0.1, 0.2 pg/mL), B[a]P (5 ng/mL)seemed to have a potentiating effect on Vtg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 although by their own these compounds had no observable estrogenic effect on Vtg induction. Tamoxifen (a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1 nmol/L-1μmol/L),and β-naphtho-flavone (β-NF, an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inducing compounds, 2.5-1000 ng/mL) also 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possible interactions in DES-induced Vtg expression. In co-treatment of the DES-induced hepatocytes with β-NF or tamoxifen, the decrease in Vtg production did parallel induction of CYP1A1 for β-NF, but tamoxifen inhibited Vtg induction did not parallel induced CYP1A1 expression in all test concentrations. On the contrary, it was found that in co-treatment of the TCDD-induced hepatocytes with DES, TCDD induced CYP1A1 mRNA production was inhibited by DES also. These results implicated a possible cross talk between estrogen receptor- and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mediated pathways in the hepatocytes.  相似文献   
64.
17β-雌二醇水溶液紫外光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紫外杀菌灯(λ=254nm)作为光源,研究了水溶液中17β-雌二醇(E2)光降解反应中影响降解速率的相关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E2浓度为3.0-20mg/L范围内,初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快;降解反应是准一级反应;pH值和Fe^3 对降解存在明显的影响,对其降解产物IR分析表明,E2分子结构中的苯环被破坏,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5.
为探究环境雌激素(environmental estrogens, EES)联合处理在环境剂量下对雄性斑马鱼(Danio rerio)繁殖行为的影响,设置对照组(水体中无EES)、EE2-low组(水体中含5.55 ng·L-1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inylestradiol, EE2))、EE2-high组(水体中含11.1 ng·L-1EE2)和EES组(水体中含62.2 ng·L-1壬基酚、250 ng·L-1双酚A、4.56 ng·L-1雌酮、5.53 ng·L-1雌二醇和39.6 ng·L-1雌三醇,上述所有EES质量浓度均为环境剂量),对雄性斑马鱼连续进行EES暴露处理60 d,然后引入未经EES暴露处理的雌性斑马鱼与之进行配对繁殖,最后对它们与繁殖行为相关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E2-low组雌、雄性斑马鱼单独和同时进入产卵区的时间及追逐频次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EES-high组和EES组雌、...  相似文献   
66.
李晓红  肖志洁  朴允尚 《科学通报》2001,46(16):1371-1374
雌二醇(estradiol,E2)是雌激素的主要分子形式,其生物学作用由靶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的E2浓度决定。2型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2,17HSD2)能催化E2转化为低活性雌酮的氧化反应,是调节雌激素靶细胞内E2浓度的重要类固醇代谢酶。利用酶活性和核酸杂交方法,研究了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e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上皮生长因子(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子宫内膜癌RL954-2细胞中17HSD2表达的影响,发现它们能显著降低细胞内的17HSD2酶活性,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核酸杂交分析显示,细胞在经过10ng/mL TGF-β1和50ng/mL EGF处理48h后,17HSD2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下降至正常水平的30%和20%。上述结果表明某些生长因子对子官内膜癌细胞中17HSD2的表达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卵泡雌激素(FSH)受体结合抑制剂(FRBI)对卵巢组织中FSH受体(FSHR)和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作用,并探究FRBI是否通过调控FSHR和ERβ的表达来抑制卵巢癌的发生.方法:将18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FSH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4个小组(n=30),分别注射不同...  相似文献   
68.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是核受体(Nucleus Receptor,NR)超家族成员,能够被其配体雌二醇(Steroid hormone17-β-estradiol,E2)激活.ER有两种亚型,ERα和ERβ,由4个不同的功能域组成.通过构建ERα的不同缺失突变体(ER△LBD、ER△DBD和ER△Hinge)来研究不同功能域对细胞增殖及在E2刺激下对ERα亚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ERα呈核多浆少的分布,ER△LBD为核定位.ER△DBD为核多浆少分布,ER△Hinge则主要分布在胞浆.进一步分析表明,E2诱导的ERα入核是核定位序列(Nuclear Location Signal,NLS)依赖性.此外,我们还发现,ERα能够增强293T细胞增殖,且这种促增殖效应可能依赖于ERα在细胞核与胞浆的正常转运.  相似文献   
69.
三苯氧胺(他莫西芬)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也是世界上用得最多的一种抗癌药物。在临床上,三苯氧胺不但被广泛用来治疗对激素敏感的各期乳腺癌,而且被用于预防高危妇女的乳腺癌发生。虽然三苯氧胺在乳腺组织中显示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的活性,而在其他靶组织中,三苯氧胺则表  相似文献   
70.
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与内分泌干扰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近年来有关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健康损害效应或生态污染效应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正在成为环境科技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就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与“内分泌干扰物质”、“环境激素”、“环境雌激素”等的定义问题进行浅析,探讨其今后在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规范化使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环境中许多化学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低剂量对生物作用时,不仅具有类似生物激素的活性,还可能同时对生物体的多种生物大分子、细胞、器官、组织产生作用,且这类活性作用大多是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目前很多学者认为这是环境化合物(生物体外源物质)对生物体内分泌系统的复合干扰损害作用,主要可包括对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系统的干扰或致畸影响,内分泌系统紊乱或免疫功能改变,致突变或致癌性影响,神经系统失调等现象。由于这种类似内分泌干扰物作用的生物靶分子、靶器官或组织及系统的成分、结构、功能差别较大,综合作用的途径、机制较复杂,其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入进行[1-3]。有关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endocrine disrupting effect)与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 disruptor)的描述或定义目前研究者应用或翻译得较杂乱,本文就其今后在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规范化使用进行探讨。生物学上通常所说的荷尔蒙或激素一词来源于希腊语“horman”,英语为“hormone”,原意为“刺激”。20世纪初开始应用,基本定义为:由生物体内特定器官(多为腺体或细胞)产生,主要可通过血液输送到生物体其他部位来产生调节生物体的吸收、代谢、传输、转化、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物活性作用的生理性化学物质的总称。生物体自身产生的主要激素类生化物质(内源物质)有:氨基酸类、肽或蛋白质类、类固醇类、脂肪酸类等化合物,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激素或荷尔蒙通常具备的重要特征是:①激素的作用对象细胞或器官有激素受体位点,激素进入收容器官之后,与收容器官的受体位点结合,可产生调节生物活动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②激素在生物体内以微小的量来产生大的调节作用;③激素的调节作用不是单一完成的,主要是通过多种类的激素、生物酶以及分泌这些激素的器官或细胞形成的体系来完成的。目前提法上较不一致的是环境荷尔蒙或称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一词,文献中常见的有:“环境荷尔蒙”、“环境激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素(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 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或化合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 or hormone-disruptive environmental agent)”、“内分泌扰乱化学品或物质(endocrine disrupter or endocrine disruptor) ”、“环境类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 mimic)”、 “环境雌激素( estrogen mimic)”。对于这类物质的定义,参照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等文献的叙述,目前较一致概念性的描述可为:进入生物体内,可通过干扰生物体自身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活性反应、代谢、消解或产生类似生物体自身激素的作用,对生物有机体维护正常的动态平衡、繁殖、生长及行为有不利影响的环境化学物质(生物体外源物质)。依据这一定义,笔者认为目前使用“环境内分泌干扰素或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较为适当[3,4]。有些文献中强调该类物质具有类雌激素活性,因此使用“环境雌激素”一词,但笔者认为由于这类物质大多同时具有除类雌激素活性以外的其他干扰调节活性作用,因此使用“环境内分泌干扰素或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较为全面准确。当然,随着研究的发展还可不断完善该词的准确定义。目前文献中常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effect or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on )”或“内分泌干扰效应(endocrine disruption)”、“环境雌激素效应(environmental estrogen effect)”,主要的概念性的描述可为:由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引起的对生态系统内生物体内分泌或与其相关的系统的干扰损害作用,主要包括对生物体的生殖与生长发育的干扰影响,致突变或致癌性影响,内分泌系统紊乱或正常免疫功能改变影响,神经系统失调影响等现象。就环境生态系统而言,当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趋势主要在于通过对生物个体的细胞、亚器官或器官及组织等水平的研究,来揭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群落或系统水平的影响机制[3,4]。由此可见,笔者认为目前使用“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effect or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on )”较为适当。迄今发现,存在并积蓄于环境中的许多合成或天然化学物质,可对生态系统中人和多种动物内分泌及相关系统产生损害或有类似激素的干扰调节作用。目前值得怀疑的这类环境物质可包括农药、除草剂、染料、芳香剂、涂料、除污剂、洗洁剂、表面活性剂、氟氯烃、重金属、多种塑料制品、一些药物、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及动植物激素等。代表性的物质如滴滴涕(DDT)等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PCB)类化学物质、二英类、三丁基锡及作为女性合成激素来使用的己烯雌酚(DES)类等医药品。人类和生态系统内的其他生物如水生生物蚤类、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长期低剂量接触或使用这些物质,可能引起内分泌系统或相关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生殖率下降、性器官发育异常、器官畸变或出现肿瘤癌变、免疫系统受损或神经活动异常等。目前已发现的人体或动物受损的实验室内或室外调查的主要现象有:精子数目下降,卵巢或胚胎发育异常,出现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肝、肾、血液或消化、呼吸系统的肿瘤癌症,免疫系统或神经系统出现疾病异常现象,子代器官畸形及出现雌性化或雄性化的现象。总之,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是环境污染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内分泌或其相关系统的复合干扰损害作用,其相对复杂的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