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2篇 |
教育与普及 | 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综合类 | 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民国年间,甘肃、宁夏地区相继修建了许多堡寨。至红军长征经过甘宁地区时,国共两党军队及地方武装就这些堡寨展开了一系列争夺和抗争。尽管国民党军队及地方反动武装依凭各地堡寨阻击红军,使红军遭受一定的人员损失,但红军灵活采取军事、政治教育等手段,宣传我党政策,最终取得了堡内民众的积极支持,成功到达长征目的地。 相似文献
32.
何廷明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4):44-48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湘江之战,红军损失惨重,但“左”倾领导人仍然要将红军带向死亡地带。在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调整红军前进方向的战略决策,在王稼祥等人的努力下终于得以实现。历史不会忘记王稼祥同志对这一伟大转折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33.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斗争形势极其严峻的长征时期,红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工作,充分发挥了文化工作鼓舞士气、激励人心的作用,有效地服务于红军战斗力的生成,并进而对提升红军的文化软实力、打造独特的长征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4.
余小勇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3,16(3)
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中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无论是在遵义会议的酝酿、召开,还是在遵义会议的贯彻方面,毛泽东都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5.
36.
陈国光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5,32(6):23-27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由大小互不统辖的若干黑彝家支分割统治着的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经中央批准,刘伯承司令与彝族果基(沽鸡)家支首领小叶丹举行了举世闻名的“彝海结盟”,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美梦。“彝海结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功运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典范。如今,它与当地多彩的民族文化、绮丽的自然风景一起,成为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37.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5)
长征精神上承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下启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宝库中的奇葩和红色文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长征精神丰富的内涵、隽永的意义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文化文化自信的基石、旗帜、号角,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集中国力量的源泉,继承弘扬长征精神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需要和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38.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20世纪30年代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今天,在进行新的长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仍需我们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藉以完成时代给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9.
蒋贤斌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2):19-22
本论述张闻天同志在长征途中对毛泽东同志的支持,对“左”倾军事路线的批判和对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抵制,以及在争取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等方面的作用,充分肯定张闻天同志对长征的胜利所起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0.
毛泽东是当代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也是伟大的诗人。毛泽东长征诗是其创作的第一首七言律诗,也是毛泽东诗词中最早被国内外媒体所披露的作品。长征诗是毛泽东对火热战争生活的一种诗性解读,艺术地概括了长征这一艰苦卓越、影响深远的历史壮举。它的问世、公开发表与传播过程较为复杂,且与时代结合紧密。长征诗所折射出的生命姿态和精神张力远远超出了其文本意义,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具有极大的艺术独创性,闪烁着永恒的魅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