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40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襄赵线汾河大桥钢筋混凝土桥柔性桥面铺装的早期病害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总结当前国内桥面铺装结构分析主要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早期病害发生的现象,从机理上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2.
2007年8月1日傍晚,美国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河上一座桥梁在下班交通高峰时段突然垮塌,60辆汽车坠入河中。事故造成11人死亡,2人失踪,100人受伤。  相似文献   
43.
44.
记得十几岁回老家绍兴,一大早从钱塘江边西兴乘船,初次看到越山之秀、越水之清,陶醉在这明静的柔波里。在隐约的层翠中,水声、橹声,摇漾轻奏着。穿过桥影,一个两个,接连着沿途都是,有平桥、拱桥,还有绵延如带的牵桥,这些灵珑巧妙、轻盈枕水的绍兴桥,它们衬托在转眼移形的各式各样的自然背景下,  相似文献   
45.
于坚 《广东科技》2008,(3):150-151
针对大桥目前上、下部结构出现的一些病害,通过提出的改造、加固、裂缝修补等措施的探讨以及新建桥方案的对比,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46.
基于Tesseral2D的水下砂体地震正演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下砂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应用地震波数值模拟软件Tesseral2D建立含有水、粉细砂、砾砂和砾岩的起伏地层模型,在不同的道间距、最小偏移距、子波频率以及不同岩体波速条件下分别对该模型进行正演计算。一般情况下,在震源频率为400 Hz、最小偏移距为5 m、道间距为1 m或2 m时,地震波响应明显、同相轴清晰、干扰波较少,水下地层界面反映良好。进一步结合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桥址区的地质资料,建立含有水、淤泥质粉质黏土、粉细砂、砾砂、砂砾卵石和砾岩的水下砂层模型,应用Tesseral2D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正演研究。结果表明,在震源频率为400 Hz、道间距为2 m以及最小偏移距为5 m时,地震响应能很好地反映水下各岩层界面,特别是能较明显地圈定水下砂层的厚度和分布范围,为实际水下砂体的地震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计算"7·10"四川省汶川县连山大桥泥石流运动参数,分析泥石流运动与堵溃特征,揭示"7·10"连山大桥泥石流灾害成因,为合理选择泥石流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连山大桥泥石流灾害进行的现场勘查、泥石流运动特征参数(泥石流容重、流速、流量、一次总量及冲击力)的计算、沟道泥石流堵溃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连山大桥泥石流为黏性泥石流,主沟泥石流流速为4.2~9.3m/s,配方法计算得到的泥石流峰值流量(41.8m~3/s)远小于形态调查法得到的流量(出山口176.4m~3/s),百年一遇泥石流一次总量为6 620m~3,块石最大冲击力为4 955kN。"7·10"连山大桥泥石流灾害主要成因为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发生2次堵溃,泥石流流量剧增。针对连山大桥泥石流沟现状,进行泥石流工程治理和监测预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8.
美国标志性建筑胡佛大坝上新建起的胡佛大桥,可以说是地球上最新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超级建筑。12年的计划,3000名工人历时5年的建设,这座大桥终于初具规模。在大坝的“阴影”下开建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座建于1936年的桥是在美誉缠身的胡佛大坝的“阴影”下开建的,  相似文献   
49.
<正>在科技落后的年代,横垮江河的铁桥都是由外国桥梁工程师来建造的。且不说松花江大桥、黄河大桥、蚌埠的淮河大桥,即使是百余米长的上海外白渡桥、宁波灵桥也都是外国工程师造的。闻悉中国人要在钱塘江上建桥,外国人断言:中国的工程师造不出这座桥。然而桥梁专家茅以升率工程技术人员和建桥工人团队,历时三年零一个月的奋战,终于在1937年9月,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相似文献   
50.
本结合肇庆大桥南引道工程的施工实践,介绍了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