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8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科学节报道     
王巍 《世界科学》2009,(8):43-43
采访一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以及一位海洋生物学家需要几名高中学生?世界科学节期间,在新学院大学的提西曼礼堂举行的名为“科学先驱”的开幕式活动上,6名高中生完成了这项任务。  相似文献   
22.
声音     
《科技潮》2008,(5):3
"科研工作者不应该把得奖作为目标,而应该把精力放在深入研究重大问题上。事实上,如果把得奖作为目标,往往会离目标越来越远。"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埃尔温·内尔教授日前在上海表示。  相似文献   
23.
在世纪之交,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了3位神经生物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慢突触这种大脑神经元间的信号传导形式。 英国生理学家谢林顿早在1897年就首次提出了“突触”的概念:突触即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就发生在突触。这个神经生理学史上划时代的发现,荣获了193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20世纪50年代末生理学家们发现,突触前神经元释放谷氨酸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神经元膜上的  相似文献   
24.
搜新吧     
《少儿科技》2011,(11):42-43
2011年诺贝尔自然科学三大奖项揭晓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三大奖项于10月初尘埃落定,来自多个国家的7名科学家共享此盛誉。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因在免疫学领域的贡献,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索尔·珀尔马特、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以及  相似文献   
25.
《青年科学》2013,(2):4-9
古有秦始皇炼丹寻不老药,埃及法老用自身尸体做木乃伊,今有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约翰·格登与山中伸弥从事细胞重构工作,使成年细胞变回胚胎状态成为可能,为重塑人体器官组织提供帮助。可见,古往今来,一直有人在不断探索能够长生不老的方法,只是至今都未能改变人类最终死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26.
生物遗传的“圣经”——基因理论 经典遗传学的创始人当推孟德尔。1865年,他在布鲁诺自然科学会上发表了关于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成果,翌年出版了题为《植物杂交研究》的论文。他首先提出了基因的概念,创立了基因自由分离规律和自由组织规律。  相似文献   
27.
28.
2008年2月4日,英国上议院科学委员会主席、剑桥大学前任校长Lord Broers教授在英国皇家医学院为我校光电工程学院王国裕、陆明莹教授等四人颁发了英国顶级科学奖——兰克奖。  相似文献   
29.
诺贝尔磁砖     
《杭州科技》2007,(3):I0006-I0007
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中高档诺贝尔磁砖的外资企业,公司拥有成套意大利全自动磁砖生产线18条,采用世界一流的意大利宽体进口窑炉、高能压机和ROTOCOLOR、ROLLFEED等代表世界领先技术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依据完善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计量监测体系,为诺贝尔磁砖的卓越品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30.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中国的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上世纪初科学在中国建制化(民国初年)至今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50余年以来 ,本土的中国人依然与百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无缘。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令人多少有点难堪的历史事实。尽管有华人在得奖时属中国国籍 ,但他们整个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却是在异国他乡作出的。尽管在中国本土据说也有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 ,但那毕竟是对个人而言的可能性而非现实性 ,对科学共同体而言则仅有偶然性而无必然性。探讨这种尴尬状况的缘由 ,不用说是一个耐人寻味、富有魅力的问题。有人说 ,该问题是“李约瑟问题”的现代版。这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