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7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7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41.
《创新科技》2012,(12):34
2012年10月26日,欧盟4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名签署发表了一份公开信,呼吁欧盟机构和成员国政府增加研发创新投入。诺贝尔奖获得者深信,研发创新投入与欧洲的未来息息相关,正是由于活跃的科研活动持续不断地推出新的科技创新成果,才保证了欧盟科学技术知识的卓越,工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和生产生活的高质量。公开信在欧盟33家主要媒体同时发表,在互联网上发表的当天,就有4万多网民签名表示坚决支持。  相似文献   
542.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跟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用量化数字来表达。并不是说哈佛大学每年SCI引用的文章有4000篇,我们有2000篇,我们就差2000篇;它有30个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我们一个没有,就表明我们就差了30个顶级科学家。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整体性的,包括教学水平、科研实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目前世界正处于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也正在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更加重视‘人的发展’,这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43.
2011年9月30日,金秋的北京正在举办一次盛会——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开幕式上,一位有着一张英国贵族容貌的老人引人注目,他就是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福布斯·纳什。曾荣获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4项大奖的《美丽心灵》主人公原型就是他。人们从影片中认识了这位大数学家,看到他的内心世界。现在纳什虽已是8岁高龄,仍可使人依稀看出他年轻时的风采:高高的前额、有点突出的耳朵、线条笔挺的鼻子加上小巧的下巴。  相似文献   
544.
中国官方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中国力争培养造就3~5名生物科学重点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目前,中国已形成一支初具规模的生物技术人才队伍,生物技术领域研发人员25万余人,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545.
任雨 《世界知识》2008,(21):29-29
从10月6日开始,诺贝尔奖陆续揭晓。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一名德国人和两名法国人分享;物理学奖被三名日本人拿走,其中一人是美国国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是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钱永健除有美籍华裔的身份外,还是中国导弹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  相似文献   
546.
俞强 《自然杂志》2017,39(6):411-416
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研究果蝇生物钟行为的美国科学家——杰弗里 • 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 • 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奖励他们发现了决定生物钟行为的基因和这些基因产物的工作原理。生物钟,也叫生物日节律或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是生物以约昼夜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性行为。生物钟行为是一个在各种动植物中都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生物钟基因的发现和对这些基因产物工作原理的揭示对了解生命和生命的运行原理,特别是对基因、行为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利用生物钟原理来解决生产活动和健康医疗中的生物学问题奠定了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547.
恒求 《今日科技》2006,(2):54-55
一年一度的各项诺贝尔奖逐一评出,又让中国人失望了一回,也让中国的时评家们又有机会高谈阔论,反思一下为何中国本土出不了得诺贝尔奖的人才。  相似文献   
548.
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阿尔贝.费尔和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彼得.格林贝格尔,以表彰他们在19年前各自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为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文章仅就这两位科学家在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及其应用方面的贡献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49.
世界物理年与诺贝尔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物理年,也称爱因斯坦年.全世界用一整年的时间来纪念爱因斯坦5篇不朽论文(1905)发表100周年.那一年爱因斯坦才26岁.这5篇论文竟覆盖了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3个主要领域:①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改变了时空观念,发现了质能关系;②提出了光电效应定律,奠定了量子论的基础;③提出了布朗运动理论,搬掉了原子分子学说的最后一块绊脚石.  相似文献   
550.
《科技潮》2001,(9):60-60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是一个成功的工业家,但不是一个成功的文学家和剧作家;是甘油炸药的发明者却又是有使命感的平主义者。在一次误印的关于这位瑞典巨头的讣告中,他被称为“死亡商人”,这使活着的诺贝尔感到他应留下一笔和平遗产。当他在1896年真的去世后,他的亲属们对他的遗嘱大吃一惊:他巨大财富的94%将被用来设立一个年度奖,以奖励全世界在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中(1969年增加经济学)“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遗嘱的语言十分笼统,这使遗嘱的执行人花费了5年时间,用来反复对奖励规则和奖金进行讨论,最后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