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7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7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53年,沃森(J.Watson)和克里克(F.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从而确立了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DNA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但DNA如何发挥生物学功能尚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32.
年轻的诺贝尔奖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两名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谢洛夫因为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奖。这一年,海姆52岁,诺沃谢洛夫36岁,他们关于石墨烯的研究成果才“6岁”。  相似文献   
33.
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书写了这段历史。尽管招致其他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抗议,他的《双螺旋》一书还是于1968年出版,这是一部令人激动的、漫谈式的自述。书中,沃森对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持有惊人的性别歧视(后者在DNA结构的发现中起了关键作用)。沃森坦承,在他几乎不认识她时就为其外表着迷。"她不是没有吸引力,"他这么说,"如果  相似文献   
34.
王冲 《科学大观园》2013,(21):68-69
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到2001年的100年间.在总共680名获奖者中,犹太人或具有犹太血统者共有152人,占了五分之一多;而犹太人占全世界人口的比例.不过是500分之一。  相似文献   
35.
正7月13日,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主管国际合作的副校长Iain Watt教授一行来访我校,与我校签署了《本硕连读项目协议》。根据协议,两校将以"3+2"本硕连读的模式共同开展应用工程、传播(数字媒体)、翻译等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我校相关专业学生自大四起便可赴澳攻读西澳大学相应专业的硕士,学成者可获厦理工本科文凭和西澳大学的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36.
我国女性学习和从事物理相关行业的比例越来越少,针对这种现象,本文讲述了居里夫人,吴健雄和M.G.迈尔的故事,说明物理学并不需要以牺牲家庭为代价,而且女性完全可以在物理学领域取得成就。以此激励女性学习并热爱物理。  相似文献   
37.
史军 《科学世界》2009,(11):51-52
诺贝尔奖似乎都是颁给那些提出神秘科学理论的大科学家,其实从创立之初,诺贝尔奖的颁奖原则就是奖励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居里夫人的放射线让我们有了X光检查,爱因斯坦把我们引入了光电时代,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让我们可以有的放矢。今年的诺贝尔奖也不例外,从决定人体衰老和癌症发生的机制,到光纤通信和数码相机,再到维持机体正常运行的蛋白质的合成。原来,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大道理就在我们平平常常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38.
叶雷 《科技潮》2012,(2):70-71
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中,直率地指出:长期的社会实践创造了一种"偶像生活",比如去百老汇唱歌、参加奥运会拼搏、夺得诺贝尔奖,这种"大众文化错误地聚焦于那些能够证明自己的明星角色,认为他们就是成功的标杆。事实上,这种上等地位和明星身份可能是我们的囚牢,是他人的成功之路给我们套上的  相似文献   
39.
●现代生物学巨匠哈尔·G·科拉纳(下图)1968年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虽各自独立研究,但都"因破解了遗传密码及其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而予以褒奖,诺贝尔奖颁奖辞如是说。  相似文献   
40.
《世界博览》2009,(21):5-5
当地时间10月9日上午,挪威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以表彰其“致力于加强国际问外交和人员合作所做出的非凡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