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构造地质     
研究区正置NE向牟平──即墨断裂带上,褶皱复杂,断裂十分发育。NE向深断裂控制了区内4个花岗岩体分布;NE向及E—W向深断裂控制了中生代盆地展布。胶东群变质岩,元古代重熔花岗岩及交代花岗岩内的NN向、NNE向相关剪切带中发育的蚀变糜棱岩化花岗岩带或断裂空间,是蚀变岩型金矿化及石英脉型金—银矿化的定位空间。E—W向深断裂旁侧的产于K1L1含炭岩系中先挤压后扭张的构造空间是新类型金矿产出空间。  相似文献   
102.
灵丘南山逆冲推覆构造位于燕山造山带的西南端、唐河断裂带北段,空间展布与太古宙恒山陆缘火山弧岩基带南部边界大致吻合。逆冲推覆构造具有薄皮构造和厚皮构造共存的构造属性,主要由一系列近平行相间排列的褶皱和逆冲断层组成,沿其走向具有三种不同的组合型式,主要表现为前后陡、中间缓的叠瓦状构造,上盘运动方向总体指向SE,逆冲推覆构造主要变形发生在130.5~129.63 Ma。太白维山逆冲推覆构造运移距离不少于7 km,古路河逆冲断层仅500 m左右。逆冲后首次伸展构造变形破坏了逆冲推覆构造的连续展布,并造成了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及其伴生矿床的成生,新生代伸展构造变形以发育于逆冲推覆构造后侧为主,并利用其先存逆冲推覆构造薄弱带。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北京市东北部平谷新生代盆地地层岩性、水文条件、深部构造、微小地震和盆地形态特征综合分析,提出平谷盆地并非第四纪断陷盆地,而是岩溶塌陷盆地的新认识。综合研究认为平谷盆地内基岩断裂可能大量发育;但新生代夏垫-马坊断裂带并没有在平谷盆地内发育;造成平谷盆地新生代断裂密布假象的原因是基岩埋藏古地貌;平谷盆地古溶洞形成时代可能为上新世-早更新世,盆地可能在早更新世发生塌陷,形成最初的盆地雏形。  相似文献   
104.
幔源氦的工业储聚和郯庐大断裂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永昌 《科学通报》1990,35(12):932-932
在我国东部发现了一批有工业价值的氦气储聚,如松辽的万金塔构造、辽河的界3井、苏北的黄桥浅层气以及三水盆地的部分气井,其中氦的含量不少超过0.1%。研究表明,它们具有较高的,~3He/~4He比,表明这些氦有幔源氦的加入。此外,这些气井均分布在我国东部的郯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建立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惠安堡一马家滩地区上古生界合油系统,为寻找油气聚集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岩石热解、储集层评价、沉积环境划分等方法对研究区上古生界埋藏史、热演化史进行恢复.结果 研究区的成藏模式包括源内式、近源式及远源式3种,具有多源、多灶、多阶段生烃、多期成藏的特点,为复合含油气系统.结论 二叠系的煤系烃源岩已进入生气阶段;旱白垩世末是上古生界最重要的排气期及天然气运聚期,是复合含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06.
分析敦密断裂带构造控盆现象,得到该断裂带对我省古近系含煤盆地的控制规律.依据大地构造分析和航磁资料结合地表重磁物探、槽井探及浅钻工程等手段,发现并命名了镜泊含煤盆地,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寻找煤炭资源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敦密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控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敦密断裂带地质组构和物性等特征为基础,研究该断裂带在黑龙江境内构造活动规律,分析其东部含煤盆地的控制特点,研究表明:J3~K1及E2含煤盆地是古老的东西向构造与敦密断裂带的复合部位所控制的沉积盆地,依此理论发现了新的镜泊含煤盆地.  相似文献   
108.
鲁西地区的滑脱构造及其形成的深部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研究表明,鲁西地区存在区域尺度的深、浅层次滑脱构造。浅层次滑脱构造中最具规模的位于下寒武统与太古宇及石炭一二叠系与奥陶系之间。滑脱面上碎裂灰岩、碎裂花岗岩及不对称褶皱发育,伴有硅化、大理岩化、镜铁矿化等动力变质作用。由于构造滑动,滑脱面之上地层产生不同程度的构造缺失或重复。不对称褶皱、擦痕、布丁构造等显示滑动方向以北西、北北东为主。深层次滑脱构造多发生在地壳约12-22km及30km处,向南滑脱。滑脱构造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和始新世,前者在深部很可能是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沿郯庐断裂带发生的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近东西向俯)中、碰撞引起地幔物质上涌,造成岩石圈一软流圈之间滑脱拆离产生原始岩浆上涌,进而控制了壳一幔、上地壳和浅层次滑脱构造的产生。揭示两板块晚中生代早期的俯)中、碰撞存在多方向性。  相似文献   
109.
基于时空影响域方法构造地震网络,结果显示地震网络具有小世界、无标度等复杂网络的一般特征.选取1990年至2010年的四川地震数据进行研究,这些地震大多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对所构造的地震网络进行节点汇聚,得到以节点为单位的地震序列,序列类型为前震-主震-余震型.通过对地震序列的能量变化进行研究发现,能量的变化不具有周期性,而一定大小的时间窗口内的地震能量和的变化具有周期性,且能量中心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主中央带上.这些结果说明,基于节点汇聚的地震序列分析方法对于认识地震的发生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利用云南小江断裂带密集地震台阵的区域地震波形观测资料, 对台阵覆盖区2016—2019年的地震事件进行定位, 获得674个地震的定位结果。通过P波初动极性与S/P振幅比方法(HASH)反演, 确定其中222个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进而通过MSTASI程序反演小江区域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 小江断裂带周边地震以左旋走滑为主, 由震源机制反演得到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W-SE向, 与前人研究结果以及区域 GPS观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初步分析显示, 与小江断裂带北段相比, 小江断裂带中南段受到的水平构造压应力略为减缓, 可能与区域构造应力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