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5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分析工程图学课程引入计算机绘图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融入法教改新思想。工程图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是工程图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新时期的工程图学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育,致力于锻炼学生的构型设计能力、立体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全面强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2.
培养创新型劳动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有着密切联系,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根本性与实效性意义。在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的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认识模糊、课程体系不合理、实践载体单一、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劳创融合”教学格局;建立督导机制,完善保障服务等方面推进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63.
建党百年视角下,红色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迎来了良好的时代环境、坚实的内容基础和正确的方向引领,也获得了更为便利的途径和有效的资源。但在当前阶段,红色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还面临一系列的阻碍,教育者红色精神素质的不足、融入形式的单一、融入范围的固定等,都严重影响了红色精神育人价值的充分展现,高职思政教育也无法有效契合建党百年的时代背景。因此,高职院校及教育者应共同努力,从组建高素质育人队伍角度入手,引领红色精神融入的正确方向,充分挖掘红色精神资源,奠定融入内容基础,并积极创新红色精神的融入形式,以思政课堂、实践教育活动等为基础载体,拓展融入场域,积极关注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为红色精神在建党百年视角下的有效融入提供助力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4.
流动人口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对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需求角度出发,借助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微观数据,检验城市融入程度对流动人口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及其稳健性。结果发现:我国流动人口家庭城市融入度高的占比三成左右,且城市融入度高对其家庭人均月消费支出具有显著效应。具体来看,城市融入度与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存在异质性效应,即城市融入度与流动人口家庭除住房外人均月消费支出具有正向作用,但其与流动人口家庭住房人均月消费支出成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5.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是指:一个外来个体在其居留城市中建立其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并保证该网络嵌入城市社会网络系统的过程。政府功能在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局限,而草根NGO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对这种需求的供给。一个能够促进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草根NGO至少需具备同质性、互益性与社会性三种特征,能够为流动人口建立大量强连带关系,以此为"接入点"新建更多的弱连带关系,完成个人的城市融入。此外,该类NGO在微观上还具有心理慰藉、信息供给、规范行为等功能。该类NGO应通过增强组织内部强连带关系,积累组织外部弱连带关系来促进其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