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10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97篇
教育与普及   1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54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dσ(ij)/dt-p^2⊥,dσ分布数据(1985-1977),“自旋-轨道”不对称性及自旋-自旋关联数据(1977),单自旋分析率AN(gR,eR,p⊥)数据(1985,1990),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从一般角动量的耦合理论出发,严格求解了有自旋——轨道耦合的本征值问题.并得到钠的价电子轨道贯穿率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3.
44.
本文研究分析了细纽滚动自旋运动的特征,用一类具有相同纽结型的同痕变换,采用类似扭转自旋运动的方法,给出滚功自旋运动的解析表示,使得滚动自旋运动可以用解析的办法加以研究,并推广到高维纽结。  相似文献   
45.
46.
在格林函数理论的框架内,我们研究了由两个不同的模型共同描写的超晶格的性质,即用Heisenberg各向同性模型描述α种原子层,而用带有Ising型各向异性的Heisenberg模型(当各向异性参数为适当值时,即为Ising模型)描述种原子层,我们解析的求解了子格磁化的高低温行为,同时还数值计算了0<T<Tc温区的子格磁化曲线。  相似文献   
47.
偶偶核166Hf高自旋态的微观描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壳模型组态及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出发,用一种在截断的态空间中研究偶偶核高自旋态的理论方案,以偶偶核^166Hf为对象作了计算和讨论。结果表明,该理论方案很好地描述了稀土区偶偶核高自旋态的性质。  相似文献   
48.
DMPO与O^—2的自旋加合物的ESR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寿命较短的O^-2不能用ESR直接检测到,可以DMPO先将其捕获形成自旋加合物后进行ESR分析,这种自旋加合的的ESR谱线较为复杂,且有变化,本文对DMPO-OOH谱线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且对谱线变化中出现的DMPO-OH谱线的来源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与文献报道相左的现象,据实验结果本文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49.
设计了除去自旋回波谱仪输出的90°脉冲信号电路,该电路的设计可实现利用Boxcar积分器和自旋回波谱仪测量微弱的自旋回波信号,较大地提高Boxcar积分器的输入动态范围.  相似文献   
50.
具有纳米氧化层自旋阀薄膜的XP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带有两种纳米氧化层(NOL)Ta/Ni80Fe20/Ir19Mn81/Co90Fe10∥NOL1∥Co90Fe10/Cu/Co90Fe10∥NOL2/Ta的镜面反射自旋阀薄膜的化学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CoFe/NOL1和NOL2/Ta界面处发生了热力学有利的化学反应. CoFe磁性敏感层仍保持金属特性,部分氧化的CoFe和Ta发生界面反应,使得Ta覆盖层被氧化成Ta2O5,形成NOL2. 由于仍存在部分金属CoFe,NOL1为不连续的氧化层,使得与IrMn层仍存在直接的交换耦合作用. 在退火过程中,IrMn层中的Mn原子扩散到NOL1中;然而,由于NOL1和扩散的Mn原子发生界面反应,生成Mn的氧化物,从而阻止Mn原子的进一步扩散,使其偏聚在NOL1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