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2篇 |
教育与普及 | 3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1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林下参花挥发油化学组成及其对多种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林下参花挥发油,应用GC-MS方法鉴定其化学成分,利用MTT法研究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毒性及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宫颈癌细胞He La、人胃癌细胞SGC7901、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和小鼠肾上腺皮质瘤细胞Y1增殖的影响.结果从林下参花挥发油鉴定出85种成分,包括脂肪族、萜类、芳香族等化合物,含量最高为棕榈酸、亚油酸、十三酸等;其在400μg/m L以下对于NIH-3T3细胞生长无毒性作用,且能够抑制Y1,He La,SGC-7901,B16细胞系增殖,对A549细胞系增殖无影响.结论林下参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是脂肪族和萜类化合物,并且发现其对多种肿瘤细胞系具有抑制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22.
密度梯度离心法检测脱落肿瘤细胞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征象,其良恶性质的临别是临床上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本试验对36例恶性胸腔,3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分别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常规离心涂片法检测脱落肿瘤细胞,并对其中22例恶性胸液患者行胸膜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23.
24.
25.
癌症死亡患者中有90%由癌症转移引起,研究表明:患者的外周血、胸腔液等体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与癌症转移及肿瘤结节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因此,CTC检测在实体肿瘤前期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估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该综述基于CTC区别于正常细胞的物理学、电学、生物学特征,总结了目前CTC分离富集及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就国内外CTC检测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讨同种光敏剂对肿瘤细胞及耐药细菌的光动力(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效果,体外选取了金黄色葡萄球耐药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及结肠癌细胞(CT-26),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MRSA及CT-26对半乳糖酞菁类光敏剂T1的吞噬,四甲基偶氮唑蓝染色法(MTT法)和菌落计数法检测T1对CT-26细胞和MRSA的光反应及暗反应浓度曲线;结果发现CT-26细胞及MRSA对T1吸收迅速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T1介导的PDT对CT-26细胞和MRSA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也显示T1在CT-26细胞和MRSA内都有很强的荧光信号.T1介导的PDT能明显抑制MRSA及CT-26细胞的增殖,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种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肿瘤的新方法,为PDT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7.
Schiff碱氧钒配合物、载药脂质体的合成和抑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3个水杨醛Schiff碱氧钒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51VNMR谱等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载药脂质体的粒径粒度分析和表观形貌观察,比较研究了配合物及载药脂质体的红外光谱和肝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氧钒配合物脂质体的红外光谱中,氧钒配合物的特征振动峰仍然存在,在载药脂质体形成后,氧钒配合物的基本骨架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弱相互作用导致V=O振动峰增强并发生蓝移;随着试药浓度的增加,配合物和载药脂质体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明显增加,但同浓度的配合物和载药脂质体比较,前者对肝肿瘤细胞的抑制能力明显低于后者,可能与载药脂质体具有更强的细胞钻透能力有关,而更易于将药物传输到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28.
对人工培养的虫草菌菌丝体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和水提取人工培养的虫草菌菌丝体,分别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和水提取物.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发现乙酸乙酯提取物显著抑制类前骨髓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活性,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约为25μg/mL.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进一步研究虫草菌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HL-60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DNA含量发现,25μg/mL虫草菌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12~2Ah后,S期细胞减少,而G2/M期细胞增多,表明细胞周期中G2/M检验点被阻滞.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在虫草菌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后,HL-60细胞中G2/M检验点相关周期蛋白p34^cdc2表达量降低. 相似文献
29.
30.
应用增殖抑制方法发现,无生长抑制作用的0.5mg ·L~(-1)的蝙蝠葛碱(Dau)使博莱霉素A_5单独对小鼠肉瘤S-180V细胞作用的I_(C50)值从2.1mg·L~(-1)降低到1.3mg·L~(-1),无抑制作用的1 mg·L~(-1) Dau使博莱霉素A_5单独对人喉癌HEP2细胞作用的I_(C50) 值从0.33 mg·L~(-1)降低到0.1 mg·L~(-1).克隆形成法证明:无细胞毒性的10 mg·L~(-1)的Dau明显增强博莱霉素A_5对HEP2细胞毒性.TFP法证实,有一定生长抑制作用的Dau对HEP2细胞内活化钙调素有影响.结果表明:蝙蝠葛碱有一定的增强博莱霉素A_5对肿瘤细胞的毒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