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藏荆芥挥发油对小鼠耐缺氧与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藏荆芥(Nepeta angustifolia)挥发油对小鼠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实验采用常压耐缺氧法测定小鼠存活时间;采用断头缺氧法测定小鼠张口喘气停止时间;采用游泳实验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及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实验结果发现,藏荆芥挥发油能显著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和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明显延长力竭游泳时间,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并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藏荆芥挥发油具有良好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42.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对对照组小鼠、缺氧组小鼠以及雌激素预处理缺氧组小鼠肺内肥大细胞的数量、活性、分布范型及组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氧组小鼠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肺小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加重,损伤后再给氧,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更严重;同时伴有肥大细胞和脱颗粒的急剧增多,均极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小鼠(P〈0.01).雌激素预处理缺氧组小鼠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肺小动脉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较缺氧组小鼠轻;肥大细胞和脱颗粒均极显著低于同期缺氧组小鼠(P〈0.01).由此说明,肥大细胞可能在急性缺氧造成的肺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雌激素)对肺损伤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3.
广州地区城市污水碳量严重偏低、碳氮磷比例失调,其同步脱氮除磷一直是个难题,为此以SBR法就有机碳源浓度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在进水COD为180 mg·L-1的低碳运行下,反硝化除磷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除磷效率达到99.2%;随着进水COD浓度从80 mg·L-1提高到240 mg·L-1,厌氧释磷量增加,缺氧反硝化速率与吸磷速率增加;缺氧段存在的COD浓度越高,对缺氧吸磷的抑制作用越大,随着缺氧段有机物浓度的增加,反硝化速率变大,吸磷速率变小,说明缺氧段存在外碳源会优先支持反硝化作用,抑制PHB作为内碳源的使用.  相似文献   
44.
在大鼠急性缺氧肺动脉高压模型、离体灌流肺动脉环模型及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探讨NO样舒张因子(NO-LRF)和内皮素(ET)在急性缺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NO合成前体L-Arg(250mg/kg,iv)可有效降低急性缺氧肺动脉高压的幅度;在内皮完整血管环加入NO合成抑制剂L-NNA(10-4mol/L)、NO合成前体L-Arg(10-2mol/L)分别升高(+80%,P<0.01)和降低(-35%,P<0.05)缺氧肺动脉收缩幅度,给予硝酸甘油(10-4mol/L)直接补充NO可降低缺氧肺动脉收缩幅度;此效应可被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部分逆转;内皮素抗血清或内皮素A受体结抗剂BQ123对急性缺氧肺动脉高压及缺氧肺动脉收缩没有明显影响;Northern印渍杂交技术显示缺氧使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NO合成酶(NOS)基因表达明显受抑乃至缺失.结果提示:缺氧时NOS基因表达受抑及NO-LRF合成释放降低可能是急性缺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之一,内皮素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78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分析,并随机抽样20例做回顾性智力发育随访,结果表明,对于窒息新生儿影响脑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是缺氧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特别与是否合并有慢性宫内乏氧有关。  相似文献   
46.
47.
通过对传统SBR工艺进行改进,将缺氧过程放置在好氧过程前,建立改良型SBR系统,考察其对市政污水的处理效果.运行数据表明,pH、ORP和DO指标可有效反应系统各项污染物指标的变化情况.在不同的运行时序下,系统对COD的去除率较为稳定,平均去除率可达到85%.当厌氧、缺氧、好氧和硝化工序的HRT分别为1、2、0. 5和4. 5 h时,系统对NH_4~+—N、T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6. 1%、81. 1%和98. 2%.  相似文献   
48.
郄海信 《甘肃科技》2016,(1):116-117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HIE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节苷脂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9.
通过HPLC谱图比较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差异,采用MTT染色法测定缺氧、缺糖1、2、3 h后H9C2心肌细胞的成活率以建立缺氧缺糖模型组,以低、中、高剂量的丹参脂溶性成分加入模型组细胞,观察细胞的状态确定加药浓度。检测各组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总抗氧化活力(T AC)和细胞存活率(SR),以此作为考察丹参脂溶性成分保护作用差异的指标。结果表明,缺氧缺糖组以及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治疗各组的S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治疗各组的SR与缺氧缺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缺氧缺糖组以及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治疗各组的LD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各组的LDH含量与缺氧缺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缺氧缺糖组以及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各组的T AC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各组的T AC与缺氧缺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丹参脂溶性成分明显减少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后LDH的溢出,提高了心肌细胞的T AC和SR,其对缺氧缺糖损伤后心肌细胞确实有修复保护作用,不同产地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保护作用确实存在药效差别。  相似文献   
50.
利用螺旋CT通过66例正常新生儿和71例HIE患儿的颅脑CT扫描影像学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正常新生儿脑白质密度偏低,CT值19.0~28.0 Hu,其中95.4%最低值为20 Hu,脑白质边缘多呈“枫叶”状,脑灰质CT值27.6~39.0 Hu;HIE脑白质低密度灶绝大部分CT值小于17.0 Hu,低密度灶边缘表现为“花瓣”状.说明CT诊断对HIE的早期诊断,协助制定治疗方案有较高价值,依据低密度脑水肿是否伴有脑室改变及颅内出血,进行CT型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